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端午蓝溪即事》
《念奴娇.端午蓝溪即事》全文
清 / 李雯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蓝溪新涨,看金塘几曲、画楼临水。

不卷湘帘人影动,水戏鱼龙起。

朱果雕蒲,粉盘绣虎,长缕飘香细。

云鬟著雨,更萦一川烟翠。

回想家在东吴,彩衣联臂,今日人千里。

有个凭栏凝望处,茧彩香囊谁寄。

草号宜男,花开夜合,都是伤心地。

双双碧鸦,几回惊起沙际。

(0)
鉴赏

这首《念奴娇·端午蓝溪即事》描绘了端午时节蓝溪边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自然之美。

开篇“蓝溪新涨,看金塘几曲、画楼临水”,以蓝溪的涨水和曲折的金塘、临水的画楼为背景,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接着,“不卷湘帘人影动,水戏鱼龙起”两句,通过不动的湘帘与水中的动态形成对比,生动展现了水中的鱼儿嬉戏的场景,增添了画面的活力。

“朱果雕蒲,粉盘绣虎,长缕飘香细”则进一步描绘了端午节特有的装饰和香气,朱果、雕刻的蒲草、绣有老虎图案的盘子以及飘散的香气,都体现了节日的特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云鬟著雨,更萦一川烟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女子的云鬓比作雨中轻盈的云雾,与周围的翠绿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回想家在东吴,彩衣联臂,今日人千里”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端午佳节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但此刻却只能遥想,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

“有个凭栏凝望处,茧彩香囊谁寄”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描述有人倚靠栏杆远眺,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同时又期待着来自远方的香囊寄来,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渴望。

最后,“草号宜男,花开夜合,都是伤心地”以草木的生长和花朵的开放象征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伤感,虽然生活依旧继续,但心中的思念与遗憾却难以消逝。

“双双碧鸦,几回惊起沙际”以鸟儿的活动作为收尾,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寓意着生活的希望与变化,整个画面在静谧中蕴含着生机与活力。

综上所述,《念奴娇·端午蓝溪即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蓝溪边的景色和人物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作者介绍

李雯
朝代:清   字:舒章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生辰:1608—1647

(1608—1647)明末清初江南青浦人,字舒章。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猜你喜欢

古意

山矾花落春风起,吹妾芳情渡江水。

梦中蝴蝶相交飞,门外鹊声郎马归。

(0)

感旧·其三

精通八法杨文遇,暗诵五经陈用中。

挥翰天庭应独步,忍饥村巷欲成翁。

(0)

送人致仕归越

老臣殊荷圣恩宽,诏许还家授散官。

赐杖未携鸠玉小,诰绫新织朵云团。

西窗夜雨销红蜡,东阁晴山拥画栏。

子去我留宁不愧,鉴湖他日请黄冠。

(0)

乙丑三月访子白兄于秦淮桥

五月南风水倒流,秦淮桥下问扁舟。

穿花燕子羽毛湿,隔水人家门巷幽。

心忆庭闱瞻楚树,身陪冠冕侍瀛洲。

吾兄归去如相问,衣綵终期慰白头。

(0)

秋夜九首·其三

忧听不及远,客梦不暇长。

哀风吊中夜,古叶啼高苍。

幽幽篱下枝,尚缀微薄芳。

严霜将卒至,生意安所望。

失时贵潜智,扬己徒见伤。

君子识命分,泯灭庸何妨。

(0)

回朝即事

赤阑红映夕阳齐,蹀躞天骐度不嘶。

近近报来应锁阁,乘舆又过御桥西。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