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无竹月空船,事去朱泾不记年。
一句弗由他物得,此心知与么人传。
无须王老长垂地,掉臂胡僧仰托天。
去问玲珑岩上石,□中谁是我师禅。
钓竿无竹月空船,事去朱泾不记年。
一句弗由他物得,此心知与么人传。
无须王老长垂地,掉臂胡僧仰托天。
去问玲珑岩上石,□中谁是我师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送喜长老游四明》,通过对月夜垂钓和禅意的描绘,表达了对喜长老游历四明山的祝福和对禅宗智慧的追寻。首句“钓竿无竹月空船”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月夜垂钓图景,没有繁复的道具,只有月光洒在空荡荡的小船上,显得心境淡泊。次句“事去朱泾不记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变迁,而喜长老的行程似乎超越了世俗的计较。
“一句弗由他物得,此心知与么人传”强调禅悟并非外在事物所能给予,而是内心的领悟,这种智慧只能通过个人体验和理解来传承。接下来,“无须王老长垂地,掉臂胡僧仰托天”以形象的比喻,赞美长老无需依赖权势或外在权威,而是凭借自己的内心力量追求真理。
最后两句“去问玲珑岩上石,□中谁是我师禅”,以询问岩石的方式,寓意寻求内心的指引,寻找真正的禅师在何处,表达了对禅修道路的探索和对喜长老修行成就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禅宗精神的敬仰和对友人修行的鼓励。
南飞乌鹊月明中,叹息高枝尚朔风。
执手匆匆同逆旅,论心咄咄但书空。
暮年有地堪投老,久客无文可送穷。
明发襄阳重回首,怜君隐处近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