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朝晴候,襟燕带塞关。
辽哉绵万里,壮矣据千山。
岂复藩篱固,谁知肘腋间。
鬼工犹觉费,民力信其艰。
此日滋耕凿,行秋每往还。
不随今古变,一片岭云閒。
夜雨朝晴候,襟燕带塞关。
辽哉绵万里,壮矣据千山。
岂复藩篱固,谁知肘腋间。
鬼工犹觉费,民力信其艰。
此日滋耕凿,行秋每往还。
不随今古变,一片岭云閒。
这首诗描绘了从古北口出关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感慨。首句“夜雨朝晴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清晨雨后初晴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襟燕带塞关”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燕子和边关联系起来,赋予边塞生活以生动活泼的气息。
“辽哉绵万里,壮矣据千山。”诗人以辽阔的视野和豪迈的气魄,展现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边防将士英勇守卫疆土的赞美之情。“岂复藩篱固,谁知肘腋间。”这两句则转而抒发对边防安全的忧虑,以及对边疆稳定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鬼工犹觉费,民力信其艰。”诗人感叹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之妙,同时也揭示了建设边防的艰辛,强调了人民在国家防御中的重要贡献。最后,“此日滋耕凿,行秋每往还。”表达了对边疆农业发展的关注,以及对季节更替、农事活动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边疆社会生活的深切关怀。
“不随今古变,一片岭云闲。”结尾两句以云淡风轻的意境收束全诗,既是对边疆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边疆人民生活状态的隐喻,暗示边疆虽历经变迁,但依然保持着宁静和谐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边疆安全、农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人生几许,叹经年契阔、不殊梁燕。
西子湖头判袂后,携手又来隋苑。
苏小车尘,钱王潮水。回首同飞电。
芒芒交集,顿成洗马清叹。
擢秀大别清湘,吾宗才子,允矣邦之彦。
抚字阳城书下考,漫说安仁花县。
巨眼如箕,高情似水,肯作浮云恋。
举杯醉月,澄江莫负如练。
烟雨凭栏,爱浮黛、遥山纹涨。
同抱膝、清言移晷,松枝无恙。
堤柳已随坡老没,竹枝谁驾廉夫上。
拟搴云、踏遍万峰巅,为君饷。湖雾积,渔舠漾。
林翠湿,提壶唱。向黄公垆畔,重沽新酿。
漆后断纹仍可鼓,削馀方竹还堪杖。
问吾曹、补劓息黥心,谁能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