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邑簿李大用任满》
《送邑簿李大用任满》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古风

綵旗蔽野南风香,欢门遮马东路长。

黄童白叟百拜酒,鸾栖主人今日行。

忆昔焦氛涨天赤,手挽龙津力输涤。

簿领为职关系重,儒术饰吏经纶密。

学校一新衿佩来,市井再复图画开。

男耕女织各按堵,山居海藏皆熙台。

口不言功心自谕,三年任满留不住。

我穷欲饯惟有心,一诗收拾行碑语。

如之何说见事明,自有夜月光山亭。

如之何说律已清,亦有秋水铺长汀。

留此贤劳书县谱,携此声名步云去。

君不见政事堂中李参伯,即是当年长社簿。

(0)
注释
蔽野:遍布田野。
南风:温暖的南风。
香:带有香气。
欢门:欢乐的大门。
遮马:挡住马匹。
黄童白叟:老人小孩。
百拜:多次拜礼。
焦氛:乌烟瘴气。
龙津:象征重要水源。
簿领:文书工作。
关系重:责任重大。
儒术:儒家学说。
经纶密:政策精细。
学校:学校。
衿佩:学生们的奖章。
市井:市场。
图画开:市场活跃。
男耕女织:农业社会分工。
按堵:安居乐业。
口不言功:不炫耀功劳。
自谕:内心明白。
三年任满:任期结束。
我穷:我贫穷。
收拾:整理。
行碑语:碑文般的赠言。
见事明:洞察事物。
夜月光山亭:月光下的山亭。
律已清:品行清廉。
秋水:秋天的清水。
县谱:县志。
声名:名声。
政事堂:政府办公的地方。
李参伯:历史人物。
长社簿:古代地方官员。
翻译
彩旗漫天飘扬,南风带着香气,欢庆的门楼挡住了东行的马匹,道路漫长。
无论是黄发小孩还是白发老者,都举杯敬酒,庆祝主人今日出行。
回忆起往昔,乌烟瘴气笼罩天空,我亲手洗净龙津的污秽。
文书工作是我的职责,儒家学说使官吏行为严谨,政策严密。
学校焕然一新,学子们佩戴着奖章而来,市场再次活跃,画图展现繁荣。
男耕女织,各安其位,山居海藏,一片和谐景象。
嘴上不说功绩,心中却明白,任期满后仍不愿离去。
我贫穷,只能以诗相赠,作为你离开时的碑文。
如何能说你洞察事物清晰,就像夜晚月光照亮山亭。
如何能说你的品行高洁,如同秋天的清水铺展在长汀。
这些贤能的功绩将被记录在县志中,你的名声将随风而去。
你看那政事堂中的李参伯,就是当年的长社簿,历史的见证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送邑簿李大用任满》,表达了对李大用任期满后离任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送别时的热闹场景,彩旗飘扬,乡亲们热烈欢迎,儿童和老人纷纷敬酒,显示出对他的尊敬和感激。诗人回忆起李大用任职期间,面对困境积极治理,重视教育,恢复市井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展现了其卓越的行政才能。

诗人以“口不言功心自谕”赞扬李大用低调谦逊,尽管没有过多言辞,但功绩昭彰。他任期结束仍不愿停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李大用的祝福。最后,诗人将李大用的贤能事迹载入县志,祝愿他带着美名继续前行,暗示其未来仕途似政事堂中的李参伯般光明。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和比喻,展现了对地方官员尽职尽责、造福一方的赞美,以及对友人前程的期许。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石村阻水·其二

空山雨脚乱如麻,短杖冲泥草径斜。

野老门前三尺浪,相逢真在水仙家。

(0)

催黄仲文寄南山别墅图

一段南山画不成,王维天趣与经营。

水清盘石思垂钓,花落荒村见偶耕。

青嶂白云仙掌迥,淡烟疏雨辋川明。

欲催下笔留真迹,先许题诗照有声。

(0)

赋刘俊民镇抚兰室

一室廛居不受喧,满前生意对兰孙。

七弦漫倚宣尼操,九畹仍窥屈子园。

霁月光风浮户牖,清霜紫电绕辕门。

十年来往惭交谊,襟袖馀香想契言。

(0)

赋梅杖·其四

伐竹为筇共我长,不烦绳削自然方。

端形祗是生来少,直节谁怜老干刚。

拄过苍苔窥鸟迹,踏残黄叶出羊肠。

此君尽力扶衰朽,一日平安不可忘。

(0)

寄刘兰雪

故人出处本随缘,近日清修拟学禅。

爱子早承兵印重,在家先许佛灯传。

长空澹澹云俱尽,清夜沈沈月正圆。

我亦东林同社客,灰心世事了残年。

(0)

寄毛伯善

狂药勿相依,平生变是非。

大呼将蹈刃,急走不披衣。

学仕斯难信,思亲或欲归。

慇勤提耳诲,莫与圣贤违。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