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无叶凉已深,深凉逼我残秋心。
穷居苦病苦无友,静日独坐还独吟。
老鹊避风檐下停,晖不到壁苔先阴。
目移云态忆佳水,耳摄茶响思鸣琴。
稚儿踞啖宿储栗,弱鬟俯弄新濯襟。
烛篝火上饭初罢,药香满屋烟在衾。
阶霜一寸草一尺,感尔蟋蟀诚难任。
万树无叶凉已深,深凉逼我残秋心。
穷居苦病苦无友,静日独坐还独吟。
老鹊避风檐下停,晖不到壁苔先阴。
目移云态忆佳水,耳摄茶响思鸣琴。
稚儿踞啖宿储栗,弱鬟俯弄新濯襟。
烛篝火上饭初罢,药香满屋烟在衾。
阶霜一寸草一尺,感尔蟋蟀诚难任。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受。开篇“万树无叶凉已深,深凉逼我残秋心”以自然界的凋零景象映射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残秋的深深触动。接着,“穷居苦病苦无友,静日独坐还独吟”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因生活困顿、疾病缠身而感到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在寂静中自我抒发情感的状态。
“老鹊避风檐下停,晖不到壁苔先阴”描绘了一幅寒风中老鹊栖息的画面,暗示着环境的冷寂与生命的脆弱。“目移云态忆佳水,耳摄茶响思鸣琴”则通过视觉与听觉的联想,将思绪引向远方的美好景致与雅致的生活情境,反衬出现实的落寞与无奈。
“稚儿踞啖宿储栗,弱鬟俯弄新濯襟”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孩子吃着储存的栗子,女子整理着刚洗过的衣襟,虽是简朴,却也透露出生活的温暖与希望。“烛篝火上饭初罢,药香满屋烟在衾”则展现了诗人夜晚的生活状态,饭后余热与药香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平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最后,“阶霜一寸草一尺,感尔蟋蟀诚难任”以霜降、草木凋零和蟋蟀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深秋的凄凉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清末文人在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多舛背景下的孤独、忧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帝城三五。灯光花市盈路。天街游处。
此时方信,凤阙都民,奢华豪富。纱笼才过处。
喝道转身,一壁小来且住。
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
东来西往谁家女。买玉梅争戴,缓步香风度。
北观南顾。见画烛影里,神仙无数。
引人魂似醉,不如趁早,步月归去。
这一双情眼,怎生禁得,许多胡觑。
柯亭之椽不复得,蕲州黄竹今尚存。
苍崖翠壁产脩干,千顷萧索烟云昏。
羌人眼力发天巧,长笛裁成凤膺饱。
老龙馀响出空星,欲喷炎天作秋晓。
西湖夜寂凉风生,山头一钩新月明。
商声悽悲羽声壮,行子忽忽难为情。
时无绿珠清音激皓齿,野王临风三弄亦已矣。
唯有愁端无古今,举刀不断东流水。
深闺兰灯照空床,笛声不如离恨长。
曲终人散一惆怅,回首江山非故乡。
万事浮云过寥廓,且醉杯中琥珀薄。
君不见玉管横吹黄鹤楼,江城五月梅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