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比武夷君,来游称所闻。
岩开花似染,洞出气如云。
屋老残诗在,崖枯小篆焚。
只疑龛室内,犹有艾轩文。
谚比武夷君,来游称所闻。
岩开花似染,洞出气如云。
屋老残诗在,崖枯小篆焚。
只疑龛室内,犹有艾轩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历史文化遗迹的追怀。开篇两句“谚比武夷君,来游称所闻”表明诗人是在向别人介绍自己听说过的某个地方,很可能是武夷山这一著名风景区。而“岩开花似染,洞出气如云”则具体描绘了那里壮丽的自然美景,岩石间开出的花朵鲜艳如同用颜色浸泡过,而洞穴中飘出的气息轻柔如云。
接下来的两句“屋老残诗在,崖枯小篆焚”则转向了文化遗迹的描写。这里的“屋老”指的是年代悠久的建筑,或许是某种古代的居所或庙宇,而“残诗在”表明这些旧建筑中仍保存着一些古人的诗篇,或者是墙壁上的题刻。而“崖枯小篆焚”则形容了一种荒废、被遗忘的小道,这条小路可能因为年久失修而变得狭窄和崎岖。
最后两句“只疑龛室内,犹有艾轩文”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怀念与寻觅。在这里,“龛室”指的是古代墓葬中用来安放遗体的石室,而“犹有艾轩文”则是说在这样的古墓之中,可能还残留着某种文字记录,比如铭文、碑刻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遗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文明的尊重和怀念,以及对自然之美无尽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