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柔桑,粉墙低见谁家女。燕飞莺语。
依约提篮去。老觉多情,梦也无分付。君知否。
楚襄何处。一段阳台雨。
南陌柔桑,粉墙低见谁家女。燕飞莺语。
依约提篮去。老觉多情,梦也无分付。君知否。
楚襄何处。一段阳台雨。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的田园画卷。"南陌柔桑",形象地展现了春天里柔嫩的桑树在乡间小路上茂盛生长,暗示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机。"粉墙低见谁家女",通过低矮的粉墙,隐约可见一位女子提篮外出,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神秘感。
"燕飞莺语"进一步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氛围,燕子飞翔,黄莺鸣叫,仿佛在低声交谈。女子的行踪被这和谐的鸟语声所衬托,显得更加轻盈和娴静。"依约提篮去","依约"二字写出女子行踪的若隐若现,增添了一份诗意。
"老觉多情,梦也无分付",诗人借女子之口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无法与心上人相见,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最后,"君知否。楚襄何处。一段阳台雨"以设问的方式,询问对方是否知道心上人的去向,暗示了她可能像楚襄一样远在他乡,而那远方的阳台正下着绵绵细雨,象征着相思与离别。
整体来看,这首《点绛唇·王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通过女子的形象和情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
洞天深处。道非远,咫尺人难悟。浮沉内景。
须凭匠手工夫。专候晓来,一点阳生通玄路。
尽藏在碧波深深处,恁时主。地雷震动山头雨。
渐浇灌黄芽,乍离土。婴儿采得携篮去。
向真霞六阳,鼎内烹煮。
搬运转,东西与南北,铺八卦九宫,要知宗祖。
十干数内分左右,要显龙虎。
玄武后随,朱雀当先,祥云布。
曲江上,万神都来聚,夫与妇。癸母跨赤龙,归洞府。
要寻觅金翁,问凭据。阴阳会合三千数。
指天地海山,同寿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