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廿载看画竹,今见群笋森阶前。
锦绷初苞已挺特,筠粉半落尤清妍。
何人炎歊弄团扇,有客风露为华筵。
平安不待纲维报,轩车未膏日周旋。
京华廿载看画竹,今见群笋森阶前。
锦绷初苞已挺特,筠粉半落尤清妍。
何人炎歊弄团扇,有客风露为华筵。
平安不待纲维报,轩车未膏日周旋。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爱竹》描绘了诗人在北京二十年间对竹子的观察,如今在阶前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竹笋群。初绽的竹笋如锦缎般包裹,挺拔而独特,虽然竹皮半脱落,却更显清新秀美。诗人想象有人在炎热中摇动团扇,仿佛竹林带来的凉意,又设想有客人在风露中设宴,竹子成为华美的装饰。诗人表达出对竹子的喜爱,认为它们象征着平安,无需等待官方报告的确认,因为竹子的生长与日周旋,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秩序和生活的安宁。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情赞美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日月换飞涧,风雨老孤松。
千岩万壑秋重,白气接长空。
一笑掀髯徐起,苍佩腰间相照,犹自涌晴虹。
桑海几番覆,人尚醉春风。横白石,结绿绮,送飞鸿。
十年梦事消歇,长剑吼青龙。
却笑人间多事,一壳蜗涎光景,颠倒死英雄。
云日空濛里,玉鹤任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