鲚鱼桥下。片片桃花春已谢。不怨桥长。
行近伊家土亦香。茶瓯香炷。多谢小鬟传好语。
昨夜罗帏。银烛花明蟢子飞。
鲚鱼桥下。片片桃花春已谢。不怨桥长。
行近伊家土亦香。茶瓯香炷。多谢小鬟传好语。
昨夜罗帏。银烛花明蟢子飞。
这首《减兰》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桃源图景,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鲚鱼桥下”,开篇即以“鲚鱼”点出地点,引人遐想,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一条条鲚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弋,桥下则是潺潺流水,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片片桃花春已谢”,桃花虽已凋零,但“不怨桥长”,反而因接近家园而感到香气四溢,这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满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茶瓯香炷,多谢小鬟传好语”,在这样一个温馨的场景中,茶香与蜡烛的香气交织,小鬟的传话更添了几分生活的情趣,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昨夜罗帏,银烛花明蟢子飞”,夜晚的罗帐中,银色的烛光映照着,一只蜘蛛在空中飞舞,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生活的平凡与美好,以及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与感悟。
整首词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日常生活中的温馨瞬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龚自珍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画扇双酒壶,置前兵吏立。
言将国匠奇,重以风义执。
树石冰上看,山河月中入。
便持菖蒲饮,不畏青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