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试采蕺山蕺。下山试种兰亭兰。
勾践霸材沦落尽,西施手泽未曾乾。
上山试采蕺山蕺。下山试种兰亭兰。
勾践霸材沦落尽,西施手泽未曾乾。
这首诗描绘了若耶溪边的人们在山上采集蕺山蕺,然后下山种植兰亭兰的情景。通过这一场景,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引出对历史人物勾践及其美人西施的追忆。
“上山试采蕺山蕺”,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山中劳作的景象,采集蕺山蕺,这是一种象征着生命力和自然之美的植物。接着,“下山试种兰亭兰”则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将采集到的植物移植到土地上的过程,兰亭兰在这里不仅代表了一种植物,更蕴含了文化与艺术的意味,暗示了这片土地曾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
“勾践霸材沦落尽,西施手泽未曾乾。”这两句则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借勾践与西施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美好时光的怀念。勾践作为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中的重要人物,其霸业虽已成往事,但西施的美丽与智慧却如同她的手泽一般,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未被时间所消磨。这里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美好事物永恒价值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以及人性美好的深刻感悟,既富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