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述·其十七孙嵩》
《读史述·其十七孙嵩》全文
明 / 魏学洢   形式: 古风

北海孙宾石,沉烈有深意。

道逢卖饼人,一呼魂魄悸。

携手同车归,上堂拜昆季。

门外正狼虎,闻声莫通气。

事平相笑出,厄屯乍成字。

问君复壁中,还有几名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历史故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复杂情感与命运的转折。诗中的“北海孙宾石”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名为孙宾石的人物,其形象被赋予了“沉烈有深意”的特质,暗示其性格深沉且具有深远的意义或影响力。

“道逢卖饼人,一呼魂魄悸。”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孙宾石在旅途中偶遇卖饼人的场景,卖饼人的呼喊让孙宾石感到心惊胆战,或许预示着某种不寻常的事件即将发生,或是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

“携手同车归,上堂拜昆季。”描述了孙宾石与卖饼人结伴同行,并一同回到家中,恭敬地拜见兄弟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人物之间的相互帮助与信任,也暗示了他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特殊的关系或身份。

“门外正狼虎,闻声莫通气。”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外界环境的险恶,即使是在家门之内,也充满了危险。强调了人物在面对外部威胁时的谨慎与警惕。

“事平相笑出,厄屯乍成字。”在经历了种种困难与挑战后,当危机解除,人物得以安全脱困时,他们相视而笑,将这段经历视为成长与磨砺的象征。这里的“厄屯”可能指的是困境或艰难时期,“乍成字”则寓意着这段经历最终成为了他们人生中宝贵的一课。

“问君复壁中,还有几名士。”最后两句以提问的方式,引出了对孙宾石及其同伴是否还有其他志同道合之士的思考。这不仅表达了对友情与共同追求的渴望,也可能暗含了对历史人物及其影响的反思,以及对后世传承与发展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象征性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波折与转折的历史故事,展现了人物间的深厚情感、智慧与勇气,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性及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魏学洢

魏学洢
朝代:明   字:子敬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生辰:约1596——约1625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猜你喜欢

自昆城还茂俭携尊同伯龙无美见送

秋山隐隐别归桡,赖尔诸贤破寂寥。

未必林宗多似许,还应茂世兴偏饶。

行厨浣露青丝润,小榼倾霞紫珀骄。

不为野夫眠思发,乘潮还向玉龙桥。

(0)

与绳廷尉入朝邀会吴江道中作

习习吴江黄鸟风,尊前天地故人同。

谁能结袜如张尉,岂为弹冠学贡公。

仙舫暂分卿月朗,使旌偏借法星雄。

无冤自是诸贤事,没齿吾安一壑中。

(0)

练川篇四首赠朱嘉定入觐·其四

府主无何我,朝贤一任疏。

此行仍上考,圣帝必亲除。

具以春秋对,毋烦城旦书。

练川多诘曲,直恐未君如。

(0)

封詹事王公葬词四章·其二

送车倾海峤,上冢尽公卿。

风递苏耽哭,天回子晋笙。

刍灵俱气象,槐荫转峥嵘。

更是沙堤就,如龙傍夜城。

(0)

杂言十章·其四

失计从人笑,迂儒敢自夸。

低头向学地,节腹慕贫家。

黑业根犹在,玄关路转赊。

差强在火宅,觅地种莲花。

(0)

萧使君有惠政于吾州别十有六年矣今以请碑文见过为赋三章志别君宦薄然五世同居近有义门之旌故末章及之·其二

伊昔求羊径,曾为半刺除。

只今罗雀巷,重枉故人车。

舌在牙从少,官贫气自舒。

旗亭父老在,杯酒莫教虚。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