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圃盆山丽,当轩画障横。
虫穿嵌窦坼,雨渍古苔生。
剩倚云根卧,难寻鸟道行。
高文一引重,列岫可争衡。
后圃盆山丽,当轩画障横。
虫穿嵌窦坼,雨渍古苔生。
剩倚云根卧,难寻鸟道行。
高文一引重,列岫可争衡。
这首诗描绘了盆山的独特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的静谧与深邃。诗人以“后圃盆山丽,当轩画障横”开篇,将盆山比作画障,生动地描绘出盆山在园中如画卷般展开的景象,既展现了盆山的秀丽,也暗示了其作为观赏对象的美学价值。
接着,“虫穿嵌窦坼,雨渍古苔生”两句,通过昆虫活动和雨水侵蚀,形象地展示了盆山的自然生态,以及时间的痕迹,使画面更加鲜活,富有生命力。同时,这也暗含了自然界生生不息、变化无常的哲理。
“剩倚云根卧,难寻鸟道行”则进一步渲染了盆山的幽静与神秘,仿佛只有云根可以倚靠,鸟道难以寻觅,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高文一引重,列岫可争衡”表达了对盆山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盆山之美足以激发高雅的文学创作,甚至可以与群山相媲美,展现出盆山在艺术与自然之间的独特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盆山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审美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人说泰山神庙,金碧炫似皇宫。
对仁圣天齐,每年三月,云雨雷风。
独笑疏狂学士,醉归来得共倒骑骢。
有客访予不遇,书门屐齿留踪。气吞北海志盘胸。
怜老背龙钟。说即日时光,人民困竭,囤乏囊空。
满地旌旗无数,楼头鼓角仗兵戎。
若识往来兴废,六爻细细推穷。
沙路无泥,柳风如水,嫩凉偏入吟鞍。
广思楼上,雨后看西山。
回首炎氛千丈,便长啸、跳出尘寰。
青天外,斜阳淡淡,倦鸟正飞还。
郊原秋色里,望穷霄壤,倚遍阑干。
问神仙何处,独占高寒。
楼下悠悠洹水,为底事、不暂休闲。
吾衰矣,休将旧手,遮日上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