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与二阮,尊幼自相推。
却恐外人笑,儿痴叔亦痴。
二王与二阮,尊幼自相推。
却恐外人笑,儿痴叔亦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其中“二王与二阮”指的是家中的长辈之间互相推让,尊重年幼者。这种行为在当时社会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通常情况下,年龄大的会受到更多的尊敬和顺从。
诗人通过这场景表达了一种对家庭伦理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担忧,即这种推让可能会被外人所不解,以为是一种愚蠢或不成熟的行为。"儿痴叔亦痴"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这种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也透露了一种自嘲之情,仿佛在说,即便被世人视为愚蠢,他们也愿意保持这样的一份纯真和善良。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含义,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重孝道的传统美德,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深刻洞察。
去官信为乐,见亲方是归。
焉能视日月,荏苒辞庭闱。
俞公仁甚勇,所学在不欺。
拂衣谁得止,神助非人为。
万众惜其去,临岐惟一挥。
夺得尘中身,还为䣛下儿。
我心怀寸忠,自放汉水湄。
为忠不如孝,嗟公遂其私。
虞山有国老,憔悴想霜髭。
未可闻此语,凭公寄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