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子正兴文,多士趋朝日见亲。
谩说黄公华胄在,商山重认采芝人。
九重天子正兴文,多士趋朝日见亲。
谩说黄公华胄在,商山重认采芝人。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社会中君臣关系的和谐与文治武功的兴盛。首句“九重天子正兴文”点明了皇帝致力于文化事业,彰显了君主对文化的重视。接着“多士趋朝日见亲”则展现了众多才士纷纷入朝为官,受到君主的亲近和信任,体现了人才济济、政治清明的景象。
“谩说黄公华胄在”一句,可能暗含着对某些出身高贵却无能为力者的讽刺,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有能力之士的期待。这里的“黄公”可能是指历史上以才华著称的人物,而“华胄”则强调了家族的显赫背景。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真正能够贡献才智、实现价值的人的推崇。
最后一句“商山重认采芝人”,引用了古代典故,商山四皓是汉初隐居的四位高士,后来辅佐刘邦,成就帝业。这里诗人将自己或他人比作商山四皓,表达了希望在当今时代也能找到那些能够出谋划策、助力国家发展的贤士。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既赞美了当朝的文治武功,也寄寓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画楼东。又翠幕卷,晚来风。
绿叶采稊,露桃犹滴香红。
万蝶围春,引钿车骄马如龙。
黯黯碧云,见新月如弓。
近来疏懒,无一叶书字寄南鸿。
寸寸相思,玉荷心字香中。把酒吴红豆,酬诗苏紫。
别来意,料难瞒一点犀通。
栏楯栖香,园林换叶,忺人薄暖轻阴。
熟到青梅,晚来润逼吴襟。
相逢苦说江南好,写青山、酷似家林。
甚情怀、走马章台,长是愁侵。
近来心力抛何处,在需头墨牒,押尾红钤。
花管摧残,金荃旧句谁寻。
桃笙重听当年雨,怕萧萧、潘鬓难禁。
且今宵、起傍灯花,浅醉闲吟。
蚕丛鸟道昔经行。蜀魄不堪听。
江海一尊,回首松篁,万籁争鸣。
平生有梦,帐中玉貌,马上长缨。
老去雄心仍在,何须便说归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