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三月百花红,湖上游人处处通。
莫怪此渠来便去,都缘心地似虚空。
湖边三月百花红,湖上游人处处通。
莫怪此渠来便去,都缘心地似虚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湖边景象。"湖边三月百花红,湖上游人处处通"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湖畔花开、游人如织的热闹画面。其中“三月”指的是农历的第三个月份,是春季的高峰期,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色彩斑斓。“百花红”形象地表达了这时节花开的盛况。而“湖上游人处处通”则透露了旅游者的踪迹,无论是行走的足音还是船只的穿梭,都在传递着一片繁华与活力。
"莫怪此渠来便去,都缘心地似虚空。"这两句诗转换了语气,从外在景物的描绘转向内心世界的沉思。诗人借“此渠”——湖水流动的特性,暗喻世间万象的无常与变迁,提醒人们对待生命和事物应持有一种超然的心态。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都缘心地似虚空"一句,更是表达了一种禅理,即认为内心之所思,应当如同虚空般无边界,无挂碍,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与宁静。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学思考,是一首集景物描写与心灵抒情于一体的佳作。
河岳挺灵异,星辰精气殊。
在人为英杰,与国作祯符。
襄阳得奇士,俊迈真龙驹。
勇果鲁仲由,文赋蜀相如。
浑浩江海广,葩华桃李敷。
小言入无间,大言塞空虚。
几人游赤水,夫子得玄珠。
鬼神争奥秘,天地惜洪炉。
既有曾参行,仍兼君子儒。
吾知上帝意,将使居黄枢。
好保千金体,须为万姓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