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夜闻鸽铃》
《寒夜闻鸽铃》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一鸽南飞斗正斜,欲催哀响作风笳。

清霜万屋人都睡,听尔无愁共几家。

(0)
鉴赏

这首《寒夜闻鸽铃》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冬夜中一只南飞的鸽子在寂静的环境中发出的哀鸣,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首句“一鸽南飞斗正斜”,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画面:一只鸽子在夜晚的天空中向南飞行,天空中的北斗星已经倾斜,暗示时间已晚,季节可能为冬季。这一句通过鸽子的动态和北斗星的位置,巧妙地将时间、空间与季节特征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时间流转感的画面。

次句“欲催哀响作风笳”,进一步深化了鸽子叫声的意象。这里的“风笳”是一种古代乐器,常用于表现悲壮或哀伤的情感。诗人将鸽子的叫声比作“风笳”,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叫声的音质,还赋予了它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情感的深度,使得这声音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声响,更成为了一种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表达。

第三句“清霜万屋人都睡”,描述了寒冷的霜冻覆盖了千家万户,人们都已经进入了梦乡。这一句通过“清霜”、“万屋”和“人睡”的景象,展现了冬夜的宁静与冷寂,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生活的平静与和谐,以及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尊重。

最后一句“听尔无愁共几家”,则将注意力转向了对鸽子叫声的倾听者。这里的“尔”指代鸽子的叫声,“无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声音的欣赏和共鸣,认为它与那些能够静心聆听的人们共同分享着一种无言的慰藉。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忧虑、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寒夜闻鸽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冬夜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又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和王觉民梅花诗

梅花似是东君客,漏泄春风犯寒坼。

冰肌玉骨照双泉,应为孤根借泉脉。

先生狂得次公醒,诗思蔼蔼飘晴云。

为怜老拙有旧分,俾预胜赏沾清芬。

我时被酒酒初透,香扑鼻端曾一嗅。

别来飞雪往未能,想见精神愈高瘦。

西湖处士真诗仙,东坡老人所推先。

岂知此花自奇绝,神助妙语相争妍。

浪言投李报琼玖,牛后何如作鸡口。

我今无物报投琼,木李虽轻聊藉手。

先生标致良可人,此诗不减花娉婷。

相当攲枕初得句,夜兴冠坐如惊霆。

愿君追作淮夷雅,换取公卿重文价。

嗟予衰矣不复论,但欲高门容驷马。

(0)

烧火用陈西麓韵

烧火驱寒去,衔杯待暖回。

家书万金值,怀抱一时开。

腊雪犹栖树,风光已着梅。

相过随处好,未怪损梅苔。

(0)

千林摇落见孤芳,色映青松破嫩黄。

玉露凄凉三径晚,金英芬馥几丛香。

(0)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其十

花前倾步溅狂澜,花外扶疏竹数竿。

带雪精神清更好,冰肌元惯朔风寒。

(0)

题前诗已天忽作雨戏成一绝

岁暮灵泉水未饶,苍崖无复舞飞蛟。

诗成不觉天零雨,料得神龙欲解嘲。

(0)

浣溪沙

竹送秋声入小窗。香迷夜色暗牙床。

小屏风掩烛花长。

雁过故人无信息,酒醒残梦寄凄凉。

画桥露月冷鸳鸯。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