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上阳门外云连草,车马遥遥往来道。

昔王游豫几何年,今人岂识当时好。

明珠翠羽已成尘,道上行人几番老。

当时秋天落宫槐,今此婆娑皆合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xúnshàngyánggōng
sòng / guāng

shàngyángménwàiyúnliáncǎochēyáoyáowǎngláidào

wángyóuniánjīnrénshídāngshíhǎo

míngzhūcuìchéngchéndàoshàngxíngrénfānlǎo

dāngshíqiūtiānluògōngbǎnjīnsuōjiēbào

注释
上阳门:古代长安城的宫门。
云连草:形容草木茂盛,像云雾一样蔓延。
游豫:帝王游乐,闲暇享乐。
婆娑:树木枝叶繁茂的样子。
翻译
上阳门外草木连天,车马来往的道路遥远。
过去帝王在此游乐了多少年,现在的人怎能理解那时的繁华。
昔日的明珠翠羽已化为尘土,路上的行人换了一代又一代。
当年秋天宫中的槐树落叶,如今这些树木都已粗壮得能环抱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皇宫废墟的画面,表达了对过往时代的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人站在上阳门外,看见云雾缭绕的野草以及远处车马往来的道路,这些景象触发了他对于昔日繁华时刻的回忆。通过“昔王游豫几何年,今人岂识当时好”两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以及对现在人们难以领略当年风采的深深叹息。

接着,“明珠翠羽已成尘,道上行人几番老”表达了时间流逝、繁华落尽的哀伤。昔日的珍宝和华丽已经化为尘土,而路过此地的人们也经历了无数次的轮回,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最后,“当时秋天落宫槐,今此婆娑皆合抱”则是对昔日皇宫中秋风中飘落的槐树叶和今日这些宫墙废墟间杂草丛生相比,表达了时间的变迁与自然界的轮回。诗人通过这些对比,强调了历史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无常,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金包里梦觉口号

孤村深夜觉,辗转思无涯。

撼枕涛声壮,穿棂月影斜。

劳形因作客,不寝每思家。

况值中秋后,林风似晓笳。

(0)

送陆少海往郡城就馆

驿路慎风霜,嵌城乐事长。

诗书常据案,花月偶逢场。

作客名争羡,閒居业虑荒。

有人劳引领,珍重勿相忘。

(0)

赠白少溪司马

青衫此日著瀛东,司马风流与众同。

几卷歌词流倒峡,一枝画笔健生风。

莺花逸趣消行旅,诗酒馀情话退公。

珍重年来亲炙意,微名已入品题中。

(0)

丁述庵观察督师剿匪至淡,赋呈

横海旌旄驻水滨,临淮壁垒一时新。

东瀛建节来儒将,北道输粮作主人。

制梃民皆怀旧德,挥戈军定扫妖尘。

执殳我愿前驱作,报国酬知敢惜身。

(0)

偕戴山人宿栖云岩

泠然听罢戴逵琴,翘首寥空互啸吟。

一榻松云秋瑟瑟,半帘竹月夜沉沉。

丹崖境静清尘梦,碧涧泉幽證道心。

相约明朝游眺去,安排筇屐上层岑。

(0)

由芝兰山过金包里

蚕丛行十里,劳顿渐难禁。

岭峻人如豆,山荒草似林。

涧泉奔濑急,岩径入云深。

小憩茅亭下,烹茶许细斟。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