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弊庐在郭外,素产惟田园"表明诗人居住的地方是一座破旧的楼阁,位于城郭之外,而这里主要生产的是田园产品,如农作物等,这已经暗示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
接着"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宁静的环境,四周是开阔的林野,没有城市场里喧闹的声音,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远离都市喧嚣、寻求心灵平静的向往。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则具体展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一些景象。北涧可能是指一条清澈的小溪,诗人在那里垂钓;而樵唱入南轩,则是说樵夫的歌声飘逸在南边的小路上。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了田园生活中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阅读来获取关于隐居生活的知识,准备去寻找那些同样追求平静生活的人进行交流。这里的"书"可能是指古代有关隐逸生活的文献或诗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和精神寄托的向往,是一篇颇具意境的咏叹诗。
落梅声里惜馀芳,孤负灯光与月光。
偶以催租败佳思,阻随执事佐颜行。
春风已入青丝鞚,好句终归古锦囊。
能践清明重约否,须知岁月去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