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旬衰病与阴霖,徒有幽园日涉心。
晓色半窗惊睡起,鸟声丛树索诗寻。
熙怡意象池亭满,履历工夫杖屦深。
掉脱乌巾向人说,市朝不乐似山林。
两旬衰病与阴霖,徒有幽园日涉心。
晓色半窗惊睡起,鸟声丛树索诗寻。
熙怡意象池亭满,履历工夫杖屦深。
掉脱乌巾向人说,市朝不乐似山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两旬的衰病与阴霖天气,虽有幽园可供日涉,却难以尽兴。清晨的光线穿透窗户,唤醒了沉睡的诗人,鸟儿在密密的树丛中鸣叫,仿佛在寻找灵感,激发诗人的创作欲望。诗中的“熙怡意象池亭满”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而“履历工夫杖屦深”则体现了诗人深入体验自然,通过行走和观察来丰富内心世界的过程。
“掉脱乌巾向人说,市朝不乐似山林。”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他以轻松的姿态,将乌巾抛开,向人们讲述自己内心的转变——从繁忙的都市生活转向宁静的山林生活,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