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从丹箓学神仙,脱悟真乘了内篇。
杖有百钱行自得,居惟一榻坐皆穿。
寻山但可如康乐,蹈海何须学鲁连。
临别揽衣空恋恋,几时谈笑复随缘。
蚤从丹箓学神仙,脱悟真乘了内篇。
杖有百钱行自得,居惟一榻坐皆穿。
寻山但可如康乐,蹈海何须学鲁连。
临别揽衣空恋恋,几时谈笑复随缘。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送丁戊山人还闽中诗(其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丁戊山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生活方式的赞赏。首句“蚤从丹箓学神仙”描绘了丁戊山人曾追求仙道的经历,暗示他有过不凡的求知探索。次句“脱悟真乘了内篇”则表示他对道家经典有深入理解并已领悟其中真谛。
“杖有百钱行自得”写出了山人生活的简朴与自得其乐,即使仅有一根权杖和少许财物,也能悠然行走世间。而“居惟一榻坐皆穿”则进一步展现了他的生活节俭,即使简陋的床榻都因长久使用而磨损。
“寻山但可如康乐,蹈海何须学鲁连”借用典故,表达对山人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肯定,认为他无需效仿古人康乐或鲁连那样的壮举,只需随心所欲地游历山水。
最后两句“临别揽衣空恋恋,几时谈笑复随缘”在送别之际,诗人流露出对与友人离别的不舍,期待着未来能再次与他谈笑风生,一切顺其自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契机,赞扬了丁戊山人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梦绕荷花国。遍□□、橘州柳市,芙蓉巷陌。
桂社兰乡白蘋里,月冷波寒之夕。
有孤鹜、落霞知得。
一鹤横空云漠漠,见梅梢、万粒真珠滴。
犹未把,寒香惜。画楼何处吹瑶笛。
便□□、酥颦玉笑,露松霜瘠。
姑射真人游紫府,下戏三江七泽。
此莫是、冰魂雪魄。
半逐风飞半随水,半在枝、半落苍苔白。
酒醒后,晓窗碧。
银月凄凉,绮霞明灭,秋色如此。
露满清襟,风生衰鬓,夜已三更矣。
寻思往事,千头万绪,回首诮如梦里。
指烟霄,不如归去,不知今夕何夕。
鹑衣百结,膱脂垢腻,犹是小蛮针指。
对酒逢诗,高吟大笑,四海今谁似。
荷亭竹阁,共风同月,此会今生能几。
君须记,去来聚散,只□底是。
花荠悬灯柳插檐,老怀那得似饧甜。
画船已载先生去,燕子无人自入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