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摇柔橹下严滩,一片离情强自宽。
鸦噪暮云天寂寂,雁归极浦水漫漫。
敲篷雪霰和愁碎,拍枕江声入梦寒。
今夜客帆何处宿,乱山青外是长安。
又摇柔橹下严滩,一片离情强自宽。
鸦噪暮云天寂寂,雁归极浦水漫漫。
敲篷雪霰和愁碎,拍枕江声入梦寒。
今夜客帆何处宿,乱山青外是长安。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桐江舟中》描绘了诗人乘舟在桐江上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未知目的地的思绪。首句“又摇柔橹下严滩”写出了舟行的动态,以及面对险滩时的小心翼翼。次句“一片离情强自宽”流露出淡淡的离愁,但诗人试图自我宽慰。
第三句“鸦噪暮云天寂寂”,通过鸦鸣和暮色渲染出寂静而落寞的氛围,第四句“雁归极浦水漫漫”则以大雁归巢的景象,寓言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前途的迷茫。第五句“敲篷雪霰和愁碎”,运用比喻,将愁绪比作敲打船篷的雪霰,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纷扰与凄冷。
最后一句“拍枕江声入梦寒”,江水拍打船舷的声音伴随着诗人入梦,梦境中更添寒意,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结尾“今夜客帆何处宿,乱山青外是长安”,以问句收束,留下悬念,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目的地——长安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旅途中的孤独与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途中的情感波澜,展现了元代文人旅途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万松道人持洞箫,吹作钧天鸣凤韶。
海月初上万松顶,清影满地风潇潇。
吹罢玉宇空寥寥,馀音缥缈随风飘。
青鸟前导丰隆御,乘兴便欲凌青霄。
玄丹已熟九鼎火,白鹤不畏长天遥。
万灵执役雷电走,倒酌北斗翻招摇。
拙閒老人眼如电,每向灯前究黄卷。
清癯已是地行仙,识君知心岂知面。
求我为写万松图,手弄参差自相娱。
吮毫欲写辍复止,岂以色相摹太虚。
我亦吹箫玩月窟,金丹未能换毛骨。
贺老诚能识谪仙,大鹏九万同超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