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其十四闲居感旧》
《临江仙·其十四闲居感旧》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昔走都门终夜雨,明朝泥淖堪惊。

疏疏点点忽鸡鸣。数峰青似染,快活早来晴。

十五年间春梦断,乱山寒食清明。

无人挑菜踏青行。青鸠啼雨外,闲听寺中声。

(0)
翻译
昔日离开京城时正值整夜降雨,明天的道路恐怕满是泥泞让人惊讶。
稀疏的雨点中忽然传来鸡鸣声。远处的山峰仿佛被染成了青色,早早地期待着晴朗的到来。
十五年过去了,春天的梦境已成破碎,乱山中的寒食节和清明节显得凄凉。
没有人去采摘蔬菜或踏青游玩。雨中青鸠的叫声在野外回荡,只能悠闲地听着寺庙里的声音。
注释
昔:过去。
走:离开。
都门:京城。
终夜:整夜。
雨:雨。
明朝:明天。
泥淖:泥泞。
堪:可能。
惊:惊讶。
疏疏点点:稀疏的。
忽:忽然。
鸡鸣:鸡叫。
数峰:几座山峰。
染:染色。
快活:愉快。
早来晴:早早地晴朗。
年间:年间。
春梦:春天的梦境。
断:破碎。
乱山:乱七八糟的山。
寒食:寒食节。
清明:清明节。
无人:没有人。
挑菜:采摘蔬菜。
踏青:踏青游玩。
青鸠:青鸟。
啼:啼叫。
寺中声:寺庙里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淡远的生活情境。开篇“昔走都门终夜雨,明朝泥淖堪惊”写出了夜晚行走在湿漉漉的道路上,第二天清晨发现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这种细腻的观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变化的敏感。

紧接着“疏疏点点忽鸡鸣”描绘了雨后的宁静和鸡鸣声中透露出的一丝生机,显示出诗人对于生活节奏的把握,以及他对周围环境声音的细致捕捉。

“数峰青似染,快活早来晴”则是景象的转换,山峦在清晨露出的那份苍翠,宛如被浸染了一般,这既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与宁静。

“十五年间春梦断,乱山寒食清明”中,“十五年间春梦断”可能是对过去某段时光的回忆,那个春天已经远去,而现在诗人面对的是一场冷清的宴席,这不仅描绘了物象,也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无人挑菜踏青行。青鸠啼雨外,闲听寺中声”则是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的行动,他独自一人在绿色的道路上走着,无人与他同行,这种孤独感与寺院里的钟声交织在一起,更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意境。

整首诗以其平和的语气、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意象,构建了一个让人沉醉的艺术世界。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九日不出

九日晴无赖,黄花奈老何。

衰容高会见,令节少年多。

草木岁云晏,江湖寒始波。

端居古人事,萧寂胜欢歌。

(0)

游琴山

杯中常见惊人影,爨下原珍不世材。

转笑柴桑桥上客,无弦空抚伴樽罍。

(0)

和友冬日登冶父山访星师

寒谷回春律已吹,幽寻容与入山时。

僧闲客至鸟先报,壑静风生竹预知。

龙树法中参定慧,虎溪桥畔识津涯。

拈花一笑忘言后,南渡重来又是谁。

(0)

诸葛菜

诸葛大名垂万古,新蔬小品荐三春。

即今雨露含孚甲,想见风云阅苦辛。

禹贡匦同茅酒重,周南菹及鹿腝陈。

平生温饱原无志,如圃行厨又试新。

(0)

李香君

姓名香附党人留,燕子笺输燕子楼。

听说相公新按曲,小朝廷上月当头。

(0)

由江津取径綦江途中杂咏八首·其五

橘刺钩帷露未晞,斑斓怪石卧苔矶。

悬崖忽断寒风飒,瀑布千重作雪飞。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