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百草绿,陂泽闻鸧鹒。
别家投钓翁,今世沧浪情。
沤纻为缊袍,折麻为长缨。
荣誉失本真,怪人浮此生。
碧水月自阔,安流净而平。
扁舟与天际,独往谁能名。
春至百草绿,陂泽闻鸧鹒。
别家投钓翁,今世沧浪情。
沤纻为缊袍,折麻为长缨。
荣誉失本真,怪人浮此生。
碧水月自阔,安流净而平。
扁舟与天际,独往谁能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渔夫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和超脱的情怀。
“春至百草绿”一句,以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开篇,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色。“陂泽闻鸧鹒”则是听到了野泽中水鸟的叫声,通过动听结合静观,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
“别家投钓翁”表明渔夫在外以钓鱼为生,而“今世沧浪情”则透露出诗人对现世浮沉、沧桑变化的情感体验。"沤纻为缊袍,折麻为长缨" 描述了渔翁用野草编织衣服,用麻制成长绳,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生活的艰辛,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自然而然、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情有独钟。
“荣誉失本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荣华富贵与本质真实之间的矛盾感慨。"怪人浮此生"则表现出诗人对那些追求虚幻浮夸生活的人的不屑一顾。
“碧水月自阔,安流净而平”两句,以清澈平静的河水与明亮的月光作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扁舟与天际"则描绘了渔翁驾着简陋的小船,与广阔的天空相连的情景,而“独往谁能名”更显出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渔夫的平凡日子,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与个人的精神追求之间的思考。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田园诗境,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