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隐者》
《赠隐者》全文
唐 / 刘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何时止此幽栖处,独掩衡门长绿苔。

临水静闻灵鹤语,隔原时有至人来。

五湖仙岛几年别,九转药炉深夜开。

谁识无机养真性,醉眠松石枕空杯。

(0)
注释
何时:什么时候。
幽栖:隐居。
衡门:简陋的木门。
长绿苔:长满青苔。
临水:面对着水面。
灵鹤:神话中的仙鹤,象征高洁。
至人:道德高尚的人。
五湖仙岛: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九转:道教炼丹术语,指多次提炼。
药炉:炼丹炉。
无机:无欲无求。
养真性:修养真实的本性。
醉眠:沉醉于睡眠。
松石枕:以松石为枕。
空杯:象征心境空明。
翻译
何时才能结束这隐居的生活,独自关上柴门任青苔滋生。
在水边静静聆听仙鹤的低语,隔着田野不时有高人来访。
离开那五湖仙岛已经多年,深夜里炼丹炉的火光又重新点燃。
谁能理解我无欲无求,只求修养真性,醉卧在松石间,手中仅有一空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的宁静生活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何时止此幽栖处,独掩衡门长绿苔"表达了对远离尘世、深居简出的向往,同时也写出了这种生活状态下的悠然自得。"临水静闻灵鹤语,隔原时有至人来"则是说隐者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慰藉,只有偶尔有人前来探访,这种宁静被打破。

而后两句"五湖仙岛几年别,九转药炉深夜开"则展现了诗人对道法修炼的理解和向往。"谁识无机养真性,醉眠松石枕空杯"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无为而治,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对道法修炼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自我修养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刘沧
朝代:唐   字:蕴灵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猜你喜欢

春晖堂,为谢肃题

谢傅风流在越乡,至今文采见诸郎。

百年乔木慈乌聚,几日东风萱草长?

江上鲤鱼朝入馔,枕前纨扇晚生凉。

诗成便欲烦青鸟,衔置君家白玉堂。

(0)

秋兴

一夜凉风便觉秋,楚人多感易生愁。

金盘露水何曾见,纨扇恩情未肯休。

零落梧桐金井上,稀疏杨柳御街头。

近来收得麻姑信,说道蓬莱更可忧。

(0)

湖山堂宴赠天使还京

画旗风里绣筵开,竟日歌钟乐未回。

柳拂玉鞍秋系马,酒淹罗袖醉传杯。

杭城近自月前复,使者适从天上来。

归对大廷真得实,眼中诸将尽奇才。

(0)

饮酒诗,示婿时伯庸四首·其二

青阳时至矣,萱草满堂阶。

柔叶刷翠羽,对之忧思裁。

室中无长物,所蓄惟酒杯。

客至即与饮,既醉从先回。

平生旷达怀,何曾计尊罍?

得钱即付酒,酒尽钱复来。

百年能几何,笑口时自开。

(0)

忆江南·其四无锡华荔生春楼寄梦图

春楼梦,絮语听都讹。

扶醒香魂呼燕子,软调酸语教鹦歌。私祝顺风多。

(0)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其八夏驾湾

夏木千章厚影铺,澄湾楼阁杂芙蕖。

吴王魂魄应游此,可惜西施在五湖。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