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堂前石,来今几十年?
衰颜空雨雪,幽致自风烟。
微醉寒堪倚,孤吟静更眠。
旧湖春水长,谁系钓鱼船。
试问堂前石,来今几十年?
衰颜空雨雪,幽致自风烟。
微醉寒堪倚,孤吟静更眠。
旧湖春水长,谁系钓鱼船。
这首诗以“试问堂前石”为题,通过与石的对话,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自然美景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
首句“试问堂前石,来今几十年?”以设问的方式引入,将目光聚焦于堂前的石头上,询问它见证了多久的岁月变迁。这一问,不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思考。
接着,“衰颜空雨雪,幽致自风烟。”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自我映照。风雨雪霜的自然景象与诗人日渐衰老的容颜形成对比,而“幽致自风烟”则强调了自然之美独立于世,不受时间影响的特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微醉寒堪倚,孤吟静更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在寒冷中,诗人仿佛能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温暖;孤独时,吟诵诗歌成为心灵的慰藉,夜晚的寂静更是让诗人得以沉入更深的思考与休息。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亲近,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最后,“旧湖春水长,谁系钓鱼船。”诗人将思绪拉回到往昔,想象着旧日湖畔春水长流,钓鱼船静静地停泊在岸边的情景。这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生活简单纯粹状态的向往。通过这一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以及对当下与未来的某种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与堂前石的对话,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我从西山居,不作东山梦。
联绵翠光浮,远目不暇送。
飘飘贵公子,万卷辄成诵。
高怀到林丘,杖愀邀我从。
褰裳欲从之,未发神已动。
何人折柬客,不结莲社供。
胜游遂中休,一篑真可痛。
诗成美六逸,叙事一一中。
但惭猿狙杙,乃与杞梓共。
闽山寒更青,森木必阴洞。
鹿涧清自流,醴井浅可弄。
寻幽当及辰,为乐要与众。
兹游傥再卜,勇往不待风。
径须理百屣,日日听鞭凤。
繁英雪作堆,新叶帷尚隘。
一薰有馀清,三臭讵可废。
淡然不争妍,晚乃入鉴裁。
风流卮酒间,颖脱众香内。
缑仙厌繁华,醉卧日炙背。
经锂被花恼,妙语击环佩。
晓来雨翻盆,春事逐破块,谁怜静铜钱,相期世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