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亭怨慢》
《长亭怨慢》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长亭怨慢

记那夕、梦曾留处。天碧无烟,更无风露。

双髻扁舟,一江明月画城路。今宵何许。

也有个、玉梅花树。直恁婵娟,却怨作、可怜情绪。

延伫。唱潇湘一曲,一转一声愁语。苇帘暗度。

引多少、酒边悽楚。

只眼前、扶醉笼灯,便散似、波萍云絮。

且疏影阑干,抱了鹤魂眠去。

(0)
鉴赏

这首《长亭怨慢》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幽远,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开篇“记那夕、梦曾留处”,以梦境引入,营造出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氛围。接着,“天碧无烟,更无风露”描绘出一片宁静而纯净的夜景,为整首词奠定了清冷的基调。“双髻扁舟,一江明月画城路”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今宵何许。也有个、玉梅花树”一句,将视线转向今夜,以“玉梅花树”这一象征纯洁与高洁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接下来的“直恁婵娟,却怨作、可怜情绪”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延伫。唱潇湘一曲,一转一声愁语”描绘了诗人独自站立,吟唱着潇湘之曲的情景,每一声都充满了忧伤和哀愁。随后,“苇帘暗度。引多少、酒边悽楚”则通过环境的渲染,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愁绪,仿佛连周围的景物都在默默诉说着诗人的孤独与哀伤。

最后,“只眼前、扶醉笼灯,便散似、波萍云絮”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醉眼朦胧,仿佛眼前的景物如同波萍云絮般飘散,暗示了情感的消逝与无奈。而“且疏影阑干,抱了鹤魂眠去”则以鹤魂为寄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首词通过对梦境、自然景象、情感抒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南风叹

夕阳亭前车不发,南风吹尘暗城阙。

凌云醉客噤不言,蛙声乱起华林园。

城头鹿车走碌碌,洛阳少年美如玉。

宫中夜半牝鸡啼,千门万户皆翻覆。

金墉城,城近远,朝来暮去谁能免?

九原若见杨家姑,应问妇来何太晚。

(0)

寄郭用常

鸟栖残叶梦回时,月满关山有所思。

无数人家吹玉笛,未应俱是断肠辞。

(0)

二陆来酌闻邻家弦索声·其二

酒浅灯寒醉不成,隔墙弦语若为情。

太平儿女中原乐,不是蛾眉出塞声。

(0)

送储静夫主事之南京吏部兼寄夏廷章

万里晴空一鹤飞,野云溪雪避光辉。

不应银海妨回棹,未许缁尘得上衣。

南国地誇山水丽,东曹官爱簿书稀。

多情定与吾乡彦,石假峰前咏落晖。

(0)

将游九华移舟宿寺山二首·其二

维舟谷口傍烟霏,共说前冈石径微。

竹杖穿云寻寺去,藤筐采药带花归。

诸生晚佩联芳杜,野老春霞缀衲衣。

风咏不须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辉。

(0)

晚酌示藏用诸友·其三

四人把手过龙溪,一路梅花了不迷。

沧海月明三岛近,白龙天迥众山低。

客携卷子抄诗草,儿上松枝挂酒提。

尽日醉眠崖石上,莓苔茵厚不沾泥。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