檃括长图意,松涛宛散仙。
飞萝笼仄涧,落叶逐流泉。
太古无朱夏,一峰凌紫烟。
何妨苔壁上,又识戊辰年。
檃括长图意,松涛宛散仙。
飞萝笼仄涧,落叶逐流泉。
太古无朱夏,一峰凌紫烟。
何妨苔壁上,又识戊辰年。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自然之美的画卷。首句“檃括长图意”,以“檃括”形容诗人对长卷画作的精炼概括,展现出画面的宏大与深邃。接着,“松涛宛散仙”一句,将松林间的涛声比作仙人的飘逸之音,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超凡脱俗的意境。
“飞萝笼仄涧,落叶逐流泉。”这两句细致地描绘了山涧中的景象,藤蔓在狭窄的山谷中飞舞,落叶随着潺潺的泉水缓缓漂浮,动静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太古无朱夏,一峰凌紫烟。”这里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暗示出山峰的永恒与不朽,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山峰依然挺立于紫色的云烟之中,象征着自然界的坚韧与美丽。
最后,“何妨苔壁上,又识戊辰年。”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时间融入自然景色中,苔藓覆盖的石壁上,留下了戊辰年的印记,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美感。
老虽可憎还可嗟,病眼眵昏愁看花。
不知花开桃与李,但见红白何交加。
春深雨露新洗濯,日暖金碧相辉华。
浮香著物收不得,含意欲吐情无涯。
可爱疏帘静相对,最宜落日初西斜。
时倾锡壶共斟酌,及此蜂鸟方諠哗。
凡花易见不足数,禁籞难到堪归誇。
老病对此不知厌,年少何用苦思家。
君子贵从俗,小官能养贤。
无惭折腰吏,勉食落头鲜。
困有亨之理,穷当志益坚。
惟宜少近祸,亲发况皤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