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池上春日》
《池上春日》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池春水绿于苔,水上花枝竹间开。

芳草得时依旧长,文禽无事等闲来。

年颜近老空多感,风雅含情苦不才。

独有浴沂遗想在,使人终日此徘徊。

(0)
注释
春水:春天的池塘水。
苔:青苔,一种绿色植物。
芳草:指青草。
文禽:指文雅的鸟类。
浴沂:孔子带领弟子们在沂水边洗澡、学习的典故。
翻译
满池春水比苔藓还要碧绿,水面上绽放着花朵,竹子也在其间生长。
青草逢春依然茂盛,鸟儿悠闲地随时飞来。
年纪渐大只觉感慨多,虽然风雅却才华不足。
唯有孔子沐浴沂水的景象留在心中,让人整天在这里流连忘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池塘的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一池春水绿于苔",形象地写出池水之清,苔藓之翠,对比鲜明。"水上花枝竹间开",进一步描绘了花朵盛开在竹林中的画面,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诗人感慨"芳草得时依旧长,文禽无事等闲来",表达了对自然生长规律的欣赏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年颜近老空多感"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淡淡忧伤,但诗人并未沉溺于哀愁,反而"风雅含情苦不才",自嘲自己才情不足,却依然保持着对风雅的追求。

最后,诗人提到"独有浴沂遗想在",这是对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们在沂水边沐浴、讨论学问情景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化的人文生活的怀念。整首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怀,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重展西湖二首·其二

西北云波逗异津,两陂相合到城闉。

桥横断岸才通舫,路转新洲不踏尘。

倒影剩容霞底日,暖光平展鉴中春。

摧颓病守时无用,堪与鸥鹇作主人。

(0)

奉和御制龙图等阁观三圣御书

群玉中天府,珍图绿错文。

丛楹开禹穴,宝画烂尧云。

万牒真行辨,千题甲乙分。

圣心尊世烈,披玩不知勤。

(0)

和子京旅况

春城岑寂早花开,久脱冠梁有薄埃。

安邑本缘饥腹累,茂陵非为富赀来。

惊罗晚雀同茅宇,争席春农伴茗杯。

自有忘言记真意,不烦骚客赋衔枚。

(0)

初至洛阳府廨有东楼曲沼之胜时春色已过园林寂寞晚坐楼上作

登临何处恨春残,楼上池边夕照间。

非意野云遮倦目,无情空水鉴衰颜。

青溪久负幽人约,白发初辞宰相班。

才与不才何足辨,此心都拟付庄环。

(0)

次韵范纯仁和郭昌朝寺丞见寄二首·其二

言路再居无少补,护边三岁乏微勋。

非才自合投閒地,竭节终期报圣君。

老去风光流似水,病来世味薄如云。

读书记一将忘十,少壮谁教不自勤。

(0)

漫成

二典勋华冠号荣,灿然三代继英声。

如何孟子尊儒术,不肯临篇信武成。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