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十六罗汉画卷》
《题十六罗汉画卷》全文
明 / 唐之淳   形式: 古风

十六应真谁为写,无住庵主隆茂宗。

茂宗亲入龙眠室,意匠彷佛将无同。

结跏趺坐侍天女,偏袒右肩降神龙。

手乂布衲云石静,背倚蒲团秋树空。

或圆其颅狞若怒,或帽其首皤而翁。

或持经卷面新竹,或撚长须修古容。

或陪语笑荫嘉木,或袖麈尾邻枯筇。

或憩荦确枕苍虎,草木衣袂皆天风。

或老无力挟以幼,牙齿脱落双鬓童。

一翁羽扇治茗饮,二士徐行相与从。

就中笔法各臻极,体态一一清而丰。

非仙非神亦非鬼,特以戏幻施神通。

我去天台不千里,赤城烟霞魂梦中。

胡麻饭熟木瓜烂,桃花流水春溶溶。

每思石桥若天上,有脚未踏心忡忡。

今日何日展图画,钟山秋雨鸣梧桐。

欣然矫首望瀛海,应真有灵当我逢。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题十六罗汉画卷》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罗汉群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十六位罗汉各异的形态和性格。诗中,作者仿佛亲临画中,描述了他们打坐、侍奉天女、降神龙、持经卷、抚须、交谈、憩息等各种场景,形象逼真,富有动态感。诗人赞美画家隆茂宗的技艺高超,能将罗汉们刻画得既非仙非神非鬼,而是充满人间烟火气,同时又带有神秘的戏幻色彩。

画面中的罗汉们既有威严庄重的一面,也有慈祥和蔼的神情,如老者教诲幼者,长者童颜鹤发,展现了佛教中智慧与慈悲的精神。诗人感叹自己虽未亲至天台,但画卷中的景象已深深印在心中,如同置身于烟霞缭绕的赤城仙境。最后,诗人期待在钟山秋雨中欣赏画卷,似乎罗汉们的灵性会在此刻与他相遇,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的深深敬仰和对佛法的感悟。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对一幅罗汉画卷的深情赞颂。

作者介绍

唐之淳
朝代:明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猜你喜欢

陈伯纪列岫·其二

江濒湱湱不容暑,竹杪骚骚那揽尘。

只隔一重窗纸影,蚤分俗客与幽人。

(0)

呈罗叔异·其三

吾疑子亦惯乘机,乃枉华轩扣竹扉。

不是梅花不相外,囊犹未瘿若为归。

(0)

挽知临安府兼浙西制置使曾公·其二

永绍传贤启,慈元拱女尧。

鳌山犹赑屃,鹏海极扶摇。

宫殿春旗晓,帘帷社饭朝。

龙髯攀不及,鸾驭去何遥。

(0)

句·其十

摸金千骑去,埋玉几人归。

(0)

赠赵判官寿卿二首·其二

得州敢为荣,得士乃足诧。

此郎精琴书,不独妙诗画。

虽云于小道,举不在人下。

无乃太不廉,谁知非讥骂。

(0)

碧芦潨

春风桃李蹊,学语鸟相唤。

不可无寒芦,汀洲下凫雁。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