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裔虽一区,崄阻纷可凭。
民居寄溪谷,雾雨常昼冥。
妻子像蛇虺,魑魅冒人形。
沙虫潜射影,触之丧其生。
古来称绝域,何足烦天兵。
吾闻王者师,无战唯有征。
一卒不备归,良已亏威灵。
地于东南缺,天乃西北倾。
二仪有不足,并包人岂能。
南裔虽一区,崄阻纷可凭。
民居寄溪谷,雾雨常昼冥。
妻子像蛇虺,魑魅冒人形。
沙虫潜射影,触之丧其生。
古来称绝域,何足烦天兵。
吾闻王者师,无战唯有征。
一卒不备归,良已亏威灵。
地于东南缺,天乃西北倾。
二仪有不足,并包人岂能。
这首明代诗人王廷陈的《遣兴三首(其二)》描绘了南方地区地形险恶、气候多变的生活环境。诗中通过"南山裔"、"崄阻纷可凭"等词,展现了地域的艰险和难以逾越。居民们生活在溪谷之间,雾雨弥漫,白天如同黑夜,生活条件艰苦,"妻子像蛇虺"形容其困苦状态,而"魑魅冒人形"则暗示了妖魔鬼怪般的威胁。
诗人进一步指出,这里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边远之地,不需要动用大军征讨,"何足烦天兵"表达了对武力征服的质疑。他推崇王者以德服人的理念,认为真正的王者之师是通过教化而非战争来维护秩序,"一卒不备归,良已亏威灵"强调了和平手段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借地理之说,"地于东南缺,天乃西北倾"暗指天地之间的不平衡,以此表达对社会公正的期待,"二仪有不足,并包人岂能"呼吁包容与和谐,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