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老朱颜,带过雨残阳,也妒鸦色。
露泣枯荷,泪迎丛菊,可怜拒霜无力。寺楼暂息。
旧题墨晕侵苔碧。问佛国。如是我闻,应许住词客。
鱼呗送暝,鹤梦惊寒,雨花香严,台殿幽寂。
蟪蛄声、违山十里,閒愁偏惹鬓丝白。
檐马咽风听不得。
最断魂是,归趁淡月黄昏,市桥人语,自眠孤驿。
枫老朱颜,带过雨残阳,也妒鸦色。
露泣枯荷,泪迎丛菊,可怜拒霜无力。寺楼暂息。
旧题墨晕侵苔碧。问佛国。如是我闻,应许住词客。
鱼呗送暝,鹤梦惊寒,雨花香严,台殿幽寂。
蟪蛄声、违山十里,閒愁偏惹鬓丝白。
檐马咽风听不得。
最断魂是,归趁淡月黄昏,市桥人语,自眠孤驿。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雨后初霁时登临常乐寺藏经阁的景象。"枫老朱颜"象征着岁月的沧桑,"带过雨残阳,也妒鸦色"则写出夕阳余晖映照在枫叶上,连乌鸦都为之动容的凄美画面。"露泣枯荷,泪迎丛菊"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雨后的凋零与生机并存,"拒霜无力"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人登楼小憩,墨迹斑驳的旧题映入眼帘,引发他对佛国世界的遐想。他希望能在此处寓居,沉浸在词的世界中。随着夜幕降临,鱼儿的诵经声和鹤的梦境打断了他的思绪,雨花香飘过寂静的台殿,更显其幽深。
远处蝉鸣与山相隔,诗人感到孤独,白发因此而生,檐下的风声和市桥的人声在黄昏淡月下显得格外凄凉。整首诗以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了自然景色与禅意,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周岸登的细腻情感与独特审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