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盼湖山忽半年,春莺啼处起秋蝉。
诗囊未倒真成债,道眼相看总是禅。
壮士不甘弓挂壁,病翁犹有笔如椽。
少须定赋茅斋约,恐掉头吟聒夜眠。
转盼湖山忽半年,春莺啼处起秋蝉。
诗囊未倒真成债,道眼相看总是禅。
壮士不甘弓挂壁,病翁犹有笔如椽。
少须定赋茅斋约,恐掉头吟聒夜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题为《頔上人索春间诗轴以臂疼未能录去姑以偈语展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春天转眼过去半年,春莺已换成了秋蝉鸣叫,暗示了岁月的无情流逝。诗人提到自己未能完成诗作,仿佛欠下了一笔未还的债,同时借"道眼相看总是禅"表达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诗人以壮士比喻自己,即使身体不适(臂疼),仍不甘心才华闲置,笔力如椽,表明他对创作的执着。最后,他约定要尽快完成茅斋之约,但又担心自己的吟诵会打扰到夜晚的宁静,流露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和身体状况时的坚韧与淡然,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扁舟溯浙江,日暖天气清。胥涛寂无声。
篙工挂席帆,涉险如履平。
不谓时适然,自诧伎已精。
中流舍维楫,醉卧日月横。
烟云忽异色,亭午风浪生。
两涯忽黯淡,一叶随攲倾。
津人巧不施,反念西佛名。
同舟已自诀,立葬东海鲸。
雨声忽自霁,雾暗忽复明。
举酒迭相贺,骄气又已盈。
同舟幸身安,气塞莫敢争。
谁知翻覆手,顷刻分阴晴。
既乏共济力,拂衣起徒行。
津鼓匆匆,犹记得、故人相送。
春江上、鸟啼花影,马嘶香鞚。
情逐阳关金缕断,泪和杨柳春丝重。
算别来、几度月明时,相思梦。山万叠,愁眉耸。
春一点,归心动。问风俦月侣,有谁游从。
百里家山明日到,一尊芳酒今宵共。
任楼头、吹尽五更风,梅花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