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期不约同,九九敦嘉节。
兹辰虽云迈,时芳尚可悦。
薄言展燕游,欢赏偕时哲。
冠履既骈辏,尊罍亦互挈。
崇冈才登践,遂乃凌巀业。
孤亭踞其胜,空翠若可撷。
苔石随所据,区豆离离列。
风萝入杯影,菊蕊亦纷缀。
游情竟日晡,猿鸟助清切。
馀花插帽檐,归路穿松垤。
山期不约同,九九敦嘉节。
兹辰虽云迈,时芳尚可悦。
薄言展燕游,欢赏偕时哲。
冠履既骈辏,尊罍亦互挈。
崇冈才登践,遂乃凌巀业。
孤亭踞其胜,空翠若可撷。
苔石随所据,区豆离离列。
风萝入杯影,菊蕊亦纷缀。
游情竟日晡,猿鸟助清切。
馀花插帽檐,归路穿松垤。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李之世在重阳节登高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山的乐趣与自然之美。
首先,诗的开头“山期不约同,九九敦嘉节”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即在重阳节这一天,诗人与朋友们不约而同地相聚于山中。接着,“兹辰虽云迈,时芳尚可悦”表达了尽管时节已晚,但山中的景色依然令人愉悦。
接下来,“薄言展燕游,欢赏偕时哲”描述了众人一同游玩的情景,与智者共享欢愉。随后,“冠履既骈辏,尊罍亦互挈”则描绘了人们聚集一堂,饮酒畅谈的场景。
“崇冈才登践,遂乃凌巀业”表现了登山的过程,从低处攀登至高处。“孤亭踞其胜,空翠若可撷”则描绘了到达山顶后,眼前美景如画,仿佛可以摘取空中的翠绿。
“苔石随所据,区豆离离列”写出了山石错落有致的景象。“风萝入杯影,菊蕊亦纷缀”则通过风中的藤蔓和杯中的倒影,以及遍地的菊花,进一步渲染了自然之美。
最后,“游情竟日晡,猿鸟助清切”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在山中游玩直至傍晚,猿猴与鸟儿的鸣叫声为这宁静的时光增添了几分生动。“馀花插帽檐,归路穿松垤”则以余花装饰帽檐,归途穿过松林的小径,收尾于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阴阴薄冥,悄黄昏时候。几树梅开暗香逗。
又疏帘,半卷和月和烟,分不出、花影风筛翠袖。
小窗灯火里,拥髻微吟,想见伊人正呵手。
清极不知寒,坐到宵深,有青人,两眉痕瘦。
看一角、楼台似罗浮,算除却词仙,更谁消受。
卜居幽独。喜荒园小小,遥隔尘俗。
桃柳僵眠,断涧颓垣,几番曾费修筑。
一壶尚有容身地,况占得、数椽老屋。
漫思量、魏紫姚黄,守素莫如种菊。
分得邻家佳种,轻携鸭觜去,篱畔细斸。
摘芯煎茶,犹胜餐霞,日采幽香盈掬。
秋深开到黄花候,看麂眼、补来曲曲。
叹浮踪、岁月频移,倚遍闲庭修竹。
分明梦到巴山,潇潇一片商声满。
昏灯一穗,离愁万种,和谁同剪。
瘦竹枝支,残荷叶碎,败蕉心颤。
把锦笺擘了,新诗题就,商量觅、传书雁。
休道山长水远。但凝思、侬人如见。
芝兰臭味,云霞交谊,见犹嫌晚。
一别三秋,抚今感旧,水流云散。
问何年此夕,联床共听,诉离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