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四借宿禅堂》
《游圭峰二十首·其十四借宿禅堂》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借榻禅居净,冷然听梵音。

灯明方丈室,香袭旃檀林。

共觅无生路,因知不染心。

月华偏法界,清夜对沈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禅堂借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

首句“借榻禅居净”,点明了诗人借宿于清净的禅房之中,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平和。接着,“冷然听梵音”一句,通过“冷然”二字,营造出一种寒凉而肃穆的气氛,梵音在此背景下显得更加庄严神圣,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灯明方丈室,香袭旃檀林。”描述了室内灯火明亮,照亮了方丈大小的空间,香气从旃檀木制成的佛像周围弥漫开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祥和的氛围。这里的“香袭”一词,生动地描绘了香气四溢的情景,仿佛能闻到佛法的香气,进一步强化了禅修的意境。

“共觅无生路,因知不染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僧侣共同探索生命的真谛,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解脱。通过“无生路”的探寻,诗人领悟到了不被世俗污染的心境,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清净、摆脱烦恼的哲学思想。

最后,“月华偏法界,清夜对沈沈。”描绘了夜晚月光洒满整个法界,诗人面对着深沉的夜色,内心平静如水。这里运用了“偏”字,强调了月光的特别之处,不仅照亮了法界,也照亮了诗人的心灵世界,使他得以在静谧的夜晚中反思自我,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禅修生活中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理念。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次韵杜无逸西园独坐九绝句

南浦送微波,西山来远绿。
日暮独盘旋,恨然抚孤竹。

(0)

雪九首

都城一日雪,庭户皓已盈。
呼儿试轻扫,留伴小窗明。

(0)

次韵烹茶四首

不但蠲烦起醉仙,能令古莽失多眼。
春风乍拂千岩上,晓雨初沾百草前。
绛缕缝囊包紫璧,玉尘凝碗照清烟。
今人嗤点前人拙,未肯须依古法煎。

(0)

用廉夫韵如诸友登清微亭

束带缚吏事,发狂中愤兴。
世情多面月,噂沓背恶憎。
缅怀数群子,皎皎莹壶冰。
披云见颜色,洗翠露锋棱。
忘形到坦率,嵩论破炎蒸。
蔼然嘉誉在,顾我独无称。
文场屡交镝,师老畏侵凌。
况复时雨过,缘苗覆千胜。
便当共临眺,此兴那可胜。
孤亭枕席佳,下有寒潭澄。
仰看霞绮散,坐待月华升。
嘲咏纵欢谑,明朝期再登。

(0)

七月十一夜凉风聚至事书怀三绝句

窗外时闻一叶落,槐阴惊起几蝉鸣。
秋风定是多情物,解作离肠欲断声。

(0)

杜无逸留别次韵三首

汪汪万顷浸清波,千里旁渐惠泽多。
化比宋均方渡虎,瑞同黄霸自生禾。
盘根治剧观游刃,破胆投奸去宿疴。
已有讴吟喧井邑,更传佳句似阴何。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