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挽词三首·其二》
《又挽词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傅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遗子一经足,成家五福并。

千钟欣禄养,万石仰荣名。

日射铭旌字,风传衮铎声。

摇知开吉地,不假问三生。

(0)
注释
经:指经典著作,如儒家经典。
足:足够,充足。
五福:古代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种幸福。
禄养:丰厚的俸禄用来养育家人。
万石:形容官位高,俸禄丰厚。
荣名:显赫的名声。
铭旌:古代官员出行时的旗帜,上面刻有官职和姓名。
衮铎:古代帝王和官员的礼服和礼器,象征权力和地位。
吉地:吉祥如意的地方。
三生:佛教术语,指前生、今世、来世。
翻译
留给子孙一部经典,足以成家立业五福同享。
丰厚的俸禄滋养生活,显赫的名声令人敬仰。
阳光照耀着刻有官衔的旗帜,风中传来了礼乐之声。
只需摇动就能感知这是吉祥之地,无需询问前世今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傅察所作的挽词系列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思和对其身后子孙福祉的期许。诗人强调了留给子孙一部经典("遗子一经足"),认为这足以使家族繁盛,享有五种幸福("成家五福并")。他进一步表达了对死者丰厚俸禄("千钟欣禄养")和荣耀名声("万石仰荣名")的欣慰,认为这些将为家族带来长久的光彩。

铭旌上的字迹在阳光下闪耀,象征着逝者的美德和荣誉;而风中传来的衮杖声,暗示着家族地位的显赫。诗人坚信,仅凭这些就能预示着家族的好运,无需借助于前世的轮回("不假问三生"),表达了对现世生活的肯定和对后世子孙的祝福。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寄寓了对亡者的敬仰与对家族未来的期望。

作者介绍
傅察

傅察
朝代:宋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重孙。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参军、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离不,令下拜,抗辩不屈而死,谥忠肃。事迹见《宋史·忠义本传》。
猜你喜欢

次韵李彦渊郎中试院三绝句·其一

铨曹注拟待群才,妍丑先分宝鉴开。

馀力留诗在岩壁,护持神物已应来。

(0)

游西湖天竺书所见成五绝句·其一

秋风萧瑟海天凉,不见红衣十里香。

惭愧湖边拒霜在,数枝擎露学啼妆。

(0)

次韵朱新仲省宿十首·其三

红尘倦奔驰,流汗缘衣缕。

深堂尽岑寂,寝卧殊得所。

春去能几时,还复见徂暑。

悠悠天壤间,俯仰成今古。

(0)

次韵刘宽夫题进此庵

使君机鉴高,圆妙等空有。

一超到真际,论古全无友。

岂更向鸿濛,勤勤问何叟。

以兹了喧静,三三元一九。

佳哉府中园,松竹当花柳。

于中结圆庐,风月供户牖。

从来廊庙具,朝野注望久。

难从容膝安,广袤横数肘。

定烦帷幄筹,为指逐兽狗。

气吞西江水,吸尽才一口。

坐令世间人,仰之如北斗。

第功高汗马,许复更称首。

方知庵中人,元是经纶手。

(0)

送方尉还任

平安耿耿念庭闱,乞假言旋谢式微。

应向门前留彩棒,却来堂下舞斑衣。

流花洞口春将近,盖竹山头雪已晞。

闻说后年官始满,不知重到几时归。

(0)

次韵朱承事题丹邱

白云城郭照通衢,未怕云烟属五湖。

万叠暮山屏自展,一江春水练初铺。

输他夫子供吟笔,没个闲人与画图。

子晋玉箫声已断,不知笙鹤更来无。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