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弯弓中鹄心,到头衰暮也沉沉。
有机悟道书篇懒,无事关怀睡思深。
跋扈笑非当日态,低回静向此山吟。
拨来自有洪纤韵,牙是天工我是琴。
年少弯弓中鹄心,到头衰暮也沉沉。
有机悟道书篇懒,无事关怀睡思深。
跋扈笑非当日态,低回静向此山吟。
拨来自有洪纤韵,牙是天工我是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少时志向高远,箭术精准的人物形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步入衰老,对读书参悟佛理失去了往日的热情,转而沉浸在深深的睡眠和山林的宁静中。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出一种从豪放不羁到淡泊宁静的心境转变。他自比为一把自然生成的乐器,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弹奏出深沉而富有节奏的旋律,表达了对生活哲理的独特感悟。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人生阶段变化的反思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钟陵东门白杨树,行人指点是双墓。
墓中夫妇俱少年,一双白璧薶黄泉。
黄泉相逢语呜咽,一一从前向郎说。
前年郎去客三山,今年郎归白骨还。
当时自画蛾眉样,今日却写郎容颜。
容颜转似心转切,叫郎不应心断绝。
生时不得逐郎行,死时却与郎同穴。
丹青遗像留人间,年年泪竹寒生斑。
当年曾过延平渡,还见双龙化剑湾。
堂前既无父与母,堂下又无儿与女。
使妾有子堂有姑,丹心一寸那能枯。
六朝盛事付流水,忠义几人能到底。
秋风月冷凤凰来,与郎同上吹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