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样画胡卢,相逢识也无。
蹉过了丰城埋剑,觑得破合浦还珠。
依样画胡卢,相逢识也无。
蹉过了丰城埋剑,觑得破合浦还珠。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系列中的第五十一首。诗人以独特的禅意表达对人物画像的观感。"依样画胡卢",形象地比喻画家虽然模仿得惟妙惟肖,但是否能传达出被画者的神韵和内在精神,则是个问题,如同照葫芦画瓢,难以达到本质上的相似。"相逢识也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认识上的困惑,即使画像再逼真,若无内心的交流,恐怕也难以真正相识。
后两句"蹉过了丰城埋剑,觑得破合浦还珠"则借典故深化主题。丰城埋剑,源自古代传说,比喻机缘未至或错过良机;合浦还珠,原指找回失落的珍珠,这里可能暗示寻找或理解深层含义的努力。诗人说,画像虽在眼前,但若不能领悟其背后的深意,就像错过了埋剑的机遇,或者未能真正理解珍珠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禅宗的视角,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人物画像艺术性的赞赏,同时也揭示了认识与理解的层次,以及追求内心洞见的重要性。
惊飙卷孤篷,凄怆游子颜。
夜深荒山道,星斗方阑干。
男儿事行役,岂复畏险艰。
野宿近熊馆,四顾无人烟。
时闻潜狙行,飒飒林莽间。
茅茨一樽酒,敌此衣裳单。
疲苶不遑息,朝曦上檐端。
游鱼思故渊,飞鸟思故山。
风波一失所,惆怅何时还。
念我同袍人,塌然摧肺肝。
五更待旦森袍笏,一疏书成夺奸魄。
事成不成未可料,已拌贬谪同贞石。
白日委鬼作啸声,毒雾蔽天天不明。
荷戈幸免碧血祸,觚棱回首难为情。
雁门关外埋秋草,此砚何年复归赵。
流传曾入绣衣手,即今犹为子孙宝。
百年不洒蟾蜍泪,乾坤正气留铭字。
尚传金石重人间,更想摩挲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