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乐楼》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乐楼》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邑居欲尽溪山好,不作层楼无奈何。

岩谷满前收蜡屐,漪涟极目卷渔蓑。

安心已得安身法,乐土偏令乐事多。

千里筠阳犹静治,还家一笑定无他。

(0)
注释
邑居:城市中的住所。
层楼:高层楼房。
无奈何:无法抵挡。
蜡屐:木屐。
漪涟:水波荡漾。
渔蓑:渔夫的蓑衣。
安心:内心安定。
安身法:生活的真谛。
乐土:美好的地方。
乐事:快乐的事情。
静治:井然有序的治理。
一笑:欢笑。
他:其他。
翻译
城市中的住所虽然不错,但山水之美更胜一筹,无法抵挡想要建造高层楼房的冲动。
走在山谷间,欣赏美景,收起木屐,放眼望去,卷起渔夫的蓑衣,享受这份宁静。
内心安定是因为找到了生活的真谛,这样的乐土让快乐的事情更多。
遥远的筠阳之地治理得井然有序,回家后只希望能与家人共享这平静的一笑,别无他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赞赏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邑居欲尽溪山好"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厌倦,而对乡村山水的热爱。"不作层楼无奈何"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即使身处都市,也希望能有一处能亲近山水的地方。

"岩谷满前收蜡屐,漪涟极目卷渔蓑"通过写实的动作,如收起木屐,卷起渔蓑,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享受着垂钓于溪边的乐趣。"安心已得安身法,乐土偏令乐事多"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种简单快乐生活的满足感,认为这样的地方是真正的乐土。

最后两句"千里筠阳犹静治,还家一笑定无他",诗人以千里之外的筠阳为例,赞美其治理得当,人民安居乐业,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结尾以回家后的一笑,预示着诗人回到这样的环境中,内心将得到真正的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理想中的山水田园生活和对乐土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的期盼。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渔家傲 瑞香

岩秀不随桃李伴。
国香未许幽兰换。
小睡最宜醒鼻观。
檐月转。
紫云娘拥青罗扇。
半世庐山清梦断。
天涯邂逅春风面。
茗碗不来羞自荐。
空恋恋。
野芹炙背谁能献。

(0)

小辅茅亭新成

榆柳清阴下,茅亭近水湄。
抵檐栽美竹,横榻赋新诗。
朴陋从人笑,栖迟止自怡。
岁寒天地肃,松雪有心期。

(0)

江城子 中州乐府

胭脂坡上月如钩。
问青楼。
觅温柔。
庭院深沈,窗户掩清秋。
月下香云娇堕砌,花气重,酒光浮。
清歌皓齿艳明眸。
锦缠头。
若为酬。
门外三更,灯影立骅骝。
结习未忘吾老矣。
烦恼梦,赴东流。

(0)

婆罗门引 保德西楼作

汗融畏日,岂知高处有风清。
倚阑襟袖凉生。
坐看崩云脱壤,不碍乱峰青。
待目穷千里,却怕伤情。
河分古城。
听裂岸、怒涛惊。
好是烽沈幽障,鼓卧边亭。
西楼老子,更无用,胸中十万兵。
酒到处、莫放杯停。

(0)

虞美人·佳人酒晕红生颊

佳人酒晕红生颊。
滟滟霞千叠。
雨馀红泪湿黄昏。
误认当年人面、倚朱门。
飘零又送青春暮。
怅望刘郎去。
教人不恨五更风。
只恨马蹄、无处

(0)

鹧鸪天·满树西风锁建章

满树西风锁建章。
官黄未里贡前霜。
谁能载酒陪花使,终日寻香过苑墙。
修月客,弄云娘。
三吴清兴入淋浪。
草堂人病风流减,自洗铜瓶煮蜜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