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居欲尽溪山好,不作层楼无奈何。
岩谷满前收蜡屐,漪涟极目卷渔蓑。
安心已得安身法,乐土偏令乐事多。
千里筠阳犹静治,还家一笑定无他。
邑居欲尽溪山好,不作层楼无奈何。
岩谷满前收蜡屐,漪涟极目卷渔蓑。
安心已得安身法,乐土偏令乐事多。
千里筠阳犹静治,还家一笑定无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赞赏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邑居欲尽溪山好"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厌倦,而对乡村山水的热爱。"不作层楼无奈何"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即使身处都市,也希望能有一处能亲近山水的地方。
"岩谷满前收蜡屐,漪涟极目卷渔蓑"通过写实的动作,如收起木屐,卷起渔蓑,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享受着垂钓于溪边的乐趣。"安心已得安身法,乐土偏令乐事多"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种简单快乐生活的满足感,认为这样的地方是真正的乐土。
最后两句"千里筠阳犹静治,还家一笑定无他",诗人以千里之外的筠阳为例,赞美其治理得当,人民安居乐业,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结尾以回家后的一笑,预示着诗人回到这样的环境中,内心将得到真正的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理想中的山水田园生活和对乐土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的期盼。
汗融畏日,岂知高处有风清。
倚阑襟袖凉生。
坐看崩云脱壤,不碍乱峰青。
待目穷千里,却怕伤情。
河分古城。
听裂岸、怒涛惊。
好是烽沈幽障,鼓卧边亭。
西楼老子,更无用,胸中十万兵。
酒到处、莫放杯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