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学三馀足,词场一眼空。
摘髭连荐鹗,点额不成龙。
酒上新坟土,香销旧桂丛。
绝怜扬执戟,临老悔雕虫。
家学三馀足,词场一眼空。
摘髭连荐鹗,点额不成龙。
酒上新坟土,香销旧桂丛。
绝怜扬执戟,临老悔雕虫。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圭的作品,名为《挽钱公起》。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过去辉煌时刻的怀念和对当前境况的无奈。
“家学三馀足”一句,通过“三馀足”的意象,表达了家庭教育或家族文化传承已经式微的状态。这里的“三馀足”形容一种不完整、残缺的状态,暗示诗人对于家风衰败的深切感慨。
接下来的“词场一眼空”,则描绘出一个文学创作或是文艺竞技中寥寥无几的景象。诗人用“一眼空”来形容当时词坛的冷清,凸显了自己在文学上孤独求索的心境。
第三句“摘髭连荐鹗,点额不成龙”,通过古代传说中才子佳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能无法得到应有认可和重用的悲哀。这里的“摘髭”、“点额”都是指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而“连荐鹗”则是形容推荐的人才如同飞鸟一般众多,但即便如此,自己依旧未能成为“龙”,即成就非凡的事业。
随后的“酒上新坟土,香销旧桂丛”,诗人通过对比新旧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这里的“酒上新坟土”可能暗示着某种祭扫或纪念活动,而“香销旧桂丛”则是形容曾经辉煌如今已渐渐消散。
最后两句,“绝怜扬执戟,临老悔雕虫”,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自己所为的深刻反思和懊悔。在这里,“绝怜”指的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扬执戟”则是形容年轻时的豪迈与自负,而“临老悔雕虫”则表达了到了晚年对于过去那些不切实际追求的深刻懊悔。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
橘里渔村半烟草。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
四海谁知我。
一剑横空几番过。
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
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淡云收、晓来春满湘中。
柳如烟、花枝如糁,万红千翠织浓。
照帘旌、微穿丽日,动罗幕、轻转香风。
天上良辰,人间淑景,生贤和气显殊钟。
映时表、南山北斗,相并两穹崇。
须知道、英明罕比,文武谁同。
奉慈亲、承颜戏彩,更闻吉梦占熊。
扫蛮氛、遂清三楚,定徐方、行策元功。
趣召遄归,康时佐主,指挥谈笑虏巢空。
寿觞举、器舟斟海,不用水精钟。
休辞醉,千龄会遇,美事重重。
翰墨大全丙集。
卷十三。
香衬紫荷陌,和气满长沙。
黄堂庶寝春晓,风软碧幢遮。
天遣武夷仙客,来掌元戎金印,千骑拥高牙。
收了绿林啸,喜动紫薇花。
青藜杖,鸿宝略,属公家。
长城应与借一,天语屡褒嘉。
且伴彩衣行乐,指日丝纶飞诏,归去凤池夸。
千岁祝眉寿,福海浩无涯。
秋宇净如水,月镜不安台。
郁孤高处张乐,语笑脱氛埃。
檐外白毫千丈,坐上银河万斛,心境两佳哉。
俯仰共清绝,底处着风雷。
问天公,邀月姊,愧凡才。
婆娑人世,羞见蓬鬓漾金罍。
来岁公归何处,照耀彩衣簪橐,禁直且休催。
一曲庾江上,千古继韶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