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尽千般死伎,布袋全身靠倚。
寻思总是虚花,不如打觉瞌睡。
弄尽千般死伎,布袋全身靠倚。
寻思总是虚花,不如打觉瞌睡。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名为《靠袋睡赞(其二)》。诗中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和虚幻的认识。"弄尽千般死伎"描绘了世间种种技巧和手段的运用,但都被视为无常和虚伪;"布袋全身靠倚"则象征着回归简单,像布袋一样放下一切外在的依靠,全身心地倚靠内在的宁静。"寻思总是虚花"进一步强调了思考和欲望的虚幻,不如"打觉瞌睡",即通过短暂的睡眠来达到心灵的休息和超脱。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出世思想,提倡放下执着,回归自然与宁静。
穴居木处,相安以饮食生。
渴饥爱憎,无师而自能。
其皮之美也,自立辟。
其肉之肴也,故多兵。
风林露壑,伐木丁丁。
雄雌同声,去之远而犹鸣。
彼其不同臭味,故眴目而相惊。
惟虫能虫,惟虫能天。
余是以觏万物之情。
夫子勤於蘧伯玉,洗心观道得灵龟。
开门择友尽三益,清坐不言行四时。
风与蛛丝游碧落,日将槐影下隆墀。
天空地迥何处觅,岁计有余心自知。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