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梅·其二》
《红梅·其二》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天与清高孰我过,岁寒只合老岩阿。

无端自学闲桃杏,只恐情多事亦多。

(0)
翻译
上天赋予我清高,这是否超过常人?
寒冷的岁月里,我只想在岩石边度过晚年。
注释
天:天空,也指自然或命运。
清高:高尚纯洁,不随流俗。
孰:谁,哪个。
过:超过,过错。
岁寒:严冬时节,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合:应当,适合。
老岩阿:在岩石边老去,隐居山林。
无端:无缘无故,自然而然。
学:模仿,这里指种植。
闲桃杏:悠闲地种桃树和杏树,象征隐居生活。
恐:担心,害怕。
情多:情感丰富,这里可能指牵扯的情感事务。
事亦多:事情也会随之增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泂的《红梅(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人通过描绘天高云淡、岁月悠长与自然景物之间的情感交融,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

"天与清高孰我过" 这句话中,“孰”字有何等之意,诗人将自己的心灵状态比喻为高洁的天空,与世俗的繁华相比,更显得超脱和宁静。"岁寒只合老岩阿" 则是说岁月的流逝,只适合与古老的岩石相伴,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沉淀和个人的淡泊。

"无端自学闲桃杏" 这里,“无端”意指自然而然,没有强求,“自学”则是说桃杏树在不经意间学会了悠闲,这种写法颇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事物本真面貌的观察和欣赏。"只恐情多事亦多" 这句话流露出一丝担忧,尽管桃杏自在,但如果情感过于丰富,那么随之而来的烦恼也会增多,这是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通过天、岁月、岩石、桃杏等元素,勾勒出一幅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诗中的语言质朴而不失深婉,每个字眼都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时间和情感的独特思考。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六十

云开青山横屋头,雨住流水涨门底。

南无家家观世音,回避不及鼻相抵。

非唯鼻相抵,亦乃同见同闻,同嗅同舐,同身同意,同得同智。

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四

生也死也,不道不道。

只知憨狗怒逐块,谁见死蛇惊出草。

著眼家林里许看,不萌枝上春阳早。

(0)

偈颂七十八首·其六十三

活计如今付旧人,版头疏久又还亲。

星河月与长江混,渺渺清光一色匀。

底时节,落功勋。

卧稳须知却转身,转得了来相识么,寒穷面觜黑皴皴。

(0)

偈颂七十八首·其六十九

云无心而自闲,天无际而能宽。

道无像而普应,神无虑而常安。

随之也不见去吊,迎之也不见来端。

一藏教祇成赞叹,三世佛止可傍观。

烛晓堂虚,织妇转机梭路细。

水明夜静,渔老拥蓑船月寒。

(0)

颂古一百则·其二十九

铁牛之机,印住印破。

透出毗卢顶?行,却来化佛舌头坐。

风穴当衡,卢陂负堕。棒头喝下,电光石火。

历历分明珠在盘,眨起眉毛还蹉过。

(0)

钱郎中写真求赞

胜净明心,混融古今。

河汉之气清秋阔,牛斗之光寒夜深。

机历历兮锦梭吐绪,道绵绵兮玉线联针。

月漾珊瑚海,春回薝卜林。

法法变通手段,尘尘出碍胸襟。

明镜谁嫌差别像,空山自答合同音。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