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六日通夕大雨阖境告足丰年之庆枕上用前韵再赋两篇呈全真诸公·其二》
《七月六日通夕大雨阖境告足丰年之庆枕上用前韵再赋两篇呈全真诸公·其二》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千里沟塍派脉通,挽回乐岁赖高穹。

风雷借助不劳力,粳稻有期成屡丰。

枕上醉魂清梦想,枝头嘉果湿犹红。

旅居又喜逢穰熟,地主端疑是郑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水充沛、大地丰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和对自然界的感激之情。

首联“千里沟塍派脉通,挽回乐岁赖高穹”描绘了雨水在广阔土地上的流动,仿佛是大自然的血脉,滋润着每一寸土地,使得来年的收成充满希望。这里的“挽回乐岁”,表达了雨水对于农业丰收的重要性,而“赖高穹”则体现了诗人对上天恩赐的感激之情。

颔联“风雷借助不劳力,粳稻有期成屡丰”进一步描述了自然界的帮助,无需人类过多的劳作,风雷之力便能促进作物生长,保证了粮食的持续丰收。这里通过“不劳力”与“屡丰”形成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神奇力量和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

颈联“枕上醉魂清梦想,枝头嘉果湿犹红”则从个人感受的角度出发,描绘了诗人因丰收而产生的愉悦梦境。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果实的甜美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这里的“湿犹红”形象地表现了果实的饱满与色泽,进一步烘托出丰收的喜悦氛围。

尾联“旅居又喜逢穰熟,地主端疑是郑公”表达了诗人作为旅居者,在丰收季节再次体验到家乡般的温暖与喜悦,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人。这里的“郑公”可能是指古代以仁政著称的地方官,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对丰收景象的自豪感和对地方治理者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送邓元孚·其二

左选官期远,南归客路长。

觐亲时正好,黄菊百年觞。

(0)

菊花·其四

葛巾尤有酦醅浓,岂是堤防落帽风。

我未醉时君莫去,且来闲坐菊丛中。

(0)

舟行·其一

水村山驿七闽溪,数桨青腰沂上迟。

酤向竹林人已到,芦花汀畔且休移。

(0)

泛淮

泛尽隋河乍入淮,数峰秋势旅眉开。

此身未立如飞絮,愧向云山去又来。

(0)

牡丹·其三

香色兼收三月尾,声名都压百花头。

天真无处窥神化,栏畔新妆却自羞。

(0)

湖上

一家风景洞天清,不愧东南第一名。

春入桃源花未落,秋归湘浦月初生。

便捐世事劬劬到,且置篮舆缓缓行。

随分堪观无可辨,水光山色竞相迎。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