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模糊。吾山隐鹤,铜井啼乌。
水溆移船,塔阴问寺,村墅寻沽。好峰面面当湖。
接一片、荒林乱菰。待月明时,有风吹到,闻得香无。
旧梦模糊。吾山隐鹤,铜井啼乌。
水溆移船,塔阴问寺,村墅寻沽。好峰面面当湖。
接一片、荒林乱菰。待月明时,有风吹到,闻得香无。
这首《柳梢青·邓尉探梅图》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冬日探梅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诗意与意境。
“旧梦模糊”,开篇即以模糊的梦境引出主题,仿佛在提醒读者,此景虽非现实,却如同梦境般美好。接着,“吾山隐鹤,铜井啼乌”两句,通过山中鹤隐、井边乌啼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为后续的探梅之旅铺垫了情感基调。
“水溆移船,塔阴问寺,村墅寻沽”三句,描绘了诗人乘船沿水而行,途经古塔和村落,寻找酒肆的情景。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仅展现了旅途的悠闲与自在,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好峰面面当湖。接一片、荒林乱菰”两句,将视线转向湖畔的山峰与周围的荒林、乱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
最后,“待月明时,有风吹到,闻得香无”四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诗人期待在月光下,微风拂过时,能闻到梅花的香气。这种对美好瞬间的期待,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宁静与淡泊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探梅的诗意画卷,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恭惟两大贤,命世出嵩洛。
上焉继往圣,下焉启来学。
侑食大成殿,专祀中山区。
俎豆无终穷,道化与之俱。
眷此海宁乡,先世所自出。
旧庙莽不存,过者愧儒术。
宪臣秉学政,令尹司化权。
坐协师生议,要使人文宣。
一函走言状,宗伯告天子。
阙典许再兴,伟观自今始。
岂无古循吏,亦有先达尊。
巍巍企德堂,同此入道门。
嗟我本末裔,怂恿恒恻恻。
六一碑可寻,云峰记重勒。
入奏者谁子,家住山斗村。
呼我大父行,等是嵩洛孙。
俯伏天九重,奔走路千里。
盛举忽告成,相看动容喜。
秋潮没津渡,落叶飘井床。
赠子一樽酒,解剑城东坊。
南望浙江源,正过黉宫下。
所期道脉长,增重枌榆社。
子归应几日,为我谢诸公。
勉旃崇令德,无负新民功。
《送程智南归》【明·程敏政】恭惟两大贤,命世出嵩洛。上焉继往圣,下焉启来学。侑食大成殿,专祀中山区。俎豆无终穷,道化与之俱。眷此海宁乡,先世所自出。旧庙莽不存,过者愧儒术。宪臣秉学政,令尹司化权。坐协师生议,要使人文宣。一函走言状,宗伯告天子。阙典许再兴,伟观自今始。岂无古循吏,亦有先达尊。巍巍企德堂,同此入道门。嗟我本末裔,怂恿恒恻恻。六一碑可寻,云峰记重勒。入奏者谁子,家住山斗村。呼我大父行,等是嵩洛孙。俯伏天九重,奔走路千里。盛举忽告成,相看动容喜。秋潮没津渡,落叶飘井床。赠子一樽酒,解剑城东坊。南望浙江源,正过黉宫下。所期道脉长,增重枌榆社。子归应几日,为我谢诸公。勉旃崇令德,无负新民功。
https://shici.929r.com/shici/1K6FT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