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新起傍高城,脱洒红尘眼倍明。
一塔穿云当砥柱,四山飞翠入檐楹。
吾伊夜课兵书读,睥睨时分武队行。
何日画阑重徙倚,彩毫浓墨为题名。
危楼新起傍高城,脱洒红尘眼倍明。
一塔穿云当砥柱,四山飞翠入檐楹。
吾伊夜课兵书读,睥睨时分武队行。
何日画阑重徙倚,彩毫浓墨为题名。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刘挥使宅在南城下新起西楼予将题之曰揽胜先拟寄之》描绘了一座位于高城边的新建西楼,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首句“危楼新起傍高城”,形象地刻画了高楼矗立于城池之旁的壮观景象,"危楼"凸显其高耸,"新起"则传达出新建的气息。
第二句“脱洒红尘眼倍明”表达了诗人登楼后心灵的净化和视野的开阔,"脱洒"形容心情的舒畅,"红尘眼倍明"则暗示了远离世俗喧嚣后的清新明亮。接下来,“一塔穿云当砥柱”运用比喻,将塔的形象比作中流砥柱,象征着坚定与稳固。
“四山飞翠入檐楹”描绘了四周山色如黛,仿佛直入楼阁之中,展现出自然之美与建筑的和谐统一。诗人通过“吾伊夜课兵书读,睥睨时分武队行”两句,既写出自己在此研读兵书的专注,又展示了寓教于乐的场景,体现了主人的文武兼备。
最后,“何日画阑重徙倚,彩毫浓墨为题名”表达了诗人期待有一天能再次登楼,挥毫泼墨,为这美景题写诗篇,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友人宅第的赞美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楼的景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志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朔风卷水水倒行,三日不抵临川城。
天空野旷人烟断,沧波浩浩孤舟横。
回首白云凝不飞,忆昨长跪牵爷衣。
爷年渐老儿远去,膝前谁问寒与饥。
欲语妻孥转呜咽,十口从此隔风雪。
已怜长安不易居,更堪贫贱难为别。
十年琴剑西复东,三百六旬如转蓬。
出门即是客,远近将毋同。
何独此别心忡忡,江上严寒晚来作。
呼僮暖酒斟复酌,醉不成欢卧未能,坐看纷纷雪花落。
龙标城外青山青,龙标城下扬孤舲。
昔贤忆去九百载,峨峨雉堞空彫零。
白云影落览不极,江水直下机无停。
松篁临风互亏蔽,荒城当昼常冥冥。
红尘插脚此暂憩,踪迹仿佛波浮萍。
唐家诗名盛开宝,李杜并出扬其灵。
其时少伯才独埒,健笔利若新发硎。
惊人佳句压今古,奚止画壁传旗亭。
词科重入名益起,雍容释褐登明廷。
养鱼射鸭亦戏耳,谗谤竟尔荧宸听。
南交之谪非意料,长途万里愁驮铃。
琴书一肩老仆负,自拾败叶炊公厅。
此邦风土虽僻陋,众醉亦足争独醒。
时有长跪乞诗者,民之视公如日星。
公诗在世久脍炙,我今游此公曾经。
芙蓉之楼屹然在,公其来止浮仙醽。
《黔阳即古龙标城吊王少伯》【清·严廷珏】龙标城外青山青,龙标城下扬孤舲。昔贤忆去九百载,峨峨雉堞空彫零。白云影落览不极,江水直下机无停。松篁临风互亏蔽,荒城当昼常冥冥。红尘插脚此暂憩,踪迹仿佛波浮萍。唐家诗名盛开宝,李杜并出扬其灵。其时少伯才独埒,健笔利若新发硎。惊人佳句压今古,奚止画壁传旗亭。词科重入名益起,雍容释褐登明廷。养鱼射鸭亦戏耳,谗谤竟尔荧宸听。南交之谪非意料,长途万里愁驮铃。琴书一肩老仆负,自拾败叶炊公厅。此邦风土虽僻陋,众醉亦足争独醒。时有长跪乞诗者,民之视公如日星。公诗在世久脍炙,我今游此公曾经。芙蓉之楼屹然在,公其来止浮仙醽。
https://shici.929r.com/shici/puaZWsB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