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山十景·其六柳浪闻莺》
《湖山十景·其六柳浪闻莺》全文
宋 / 王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如簧巧啭最高枝,苑树青归万缕丝。

玉辇不来春又老,声声诉与落花知。

(0)
注释
如簧:比喻歌声动听像簧管乐器一样。
巧啭:巧妙地鸣叫或歌唱。
最高枝:最高的树枝,象征地位或声誉。
苑树:皇家园林中的树木。
青归:形容树木青翠繁茂。
万缕丝:比喻众多的树叶。
玉辇:用玉装饰的车,古代帝王乘坐的车辆。
不来:指皇帝不再驾临。
春又老:春天即将过去。
声声诉:每一声都在倾诉。
落花知:只有凋零的花朵能理解这哀愁。
翻译
歌声婉转飘荡在最高的树枝上
皇家园林中的树木青翠,千万条丝线般蔓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湖山之景。"如簧巧啭最高枝",形象地表达了莺鸟在高处的树枝上歌唱的情景,如同演奏着美妙的乐曲。此句不仅展示了莺鸟的动人心魄的歌声,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苑树青归万缕丝"一句,则通过对柳絮纷飞的生动描述,传达出春天草木复苏、生命力旺盛的情趣。这里的“苑树”指的是长满了绿叶和细丝的柳树,“万缕丝”则形象地比喻了这些细小的柳絮。

"玉辇不来春又老"一句,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玉辇指的是皇帝或贵族的车驾,这里用其代指期待中的佳人或友人。诗中说这位所期望的人物未至,而春天却已经悄然老去,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易逝、人情淡漠的无奈和悲凉。

"声声诉与落花知"则是诗人将心中的感慨向大自然倾诉。这里的“声声”指的是莺鸟啼叫的声音,而“落花”则象征着春天的逝去和美好的消散。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自己的情感,也让读者产生共鸣。

整首诗以精巧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邃的情感,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怀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春日湖山中莺歌燕舞、时光易逝的人间美景。

作者介绍

王洧
朝代:宋

王洧,号仙麓,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入浙江帅幕。事见《洞霄诗集》卷五。今录诗十三首。
猜你喜欢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其一

骏马轻衫拂晓行,野塘春水縠纹生。

心知沮溺无寻处,犹把津头问耦耕。

(0)

秋怀·其三

秋云无复似春浓,天地何人到此穷。

斜日淡烟今古恨,如何都付与孤鸿。

(0)

柳枝词

缲出烟丝轻袅袅,扫成雪帚重垂垂。

风流举世无过柳,总合殷勤把一枝。

(0)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其三

一层山只一溪斜,偃卧东风恋日华。

莫把江行生旅思,他年忆此胜还家。

(0)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其七

二月湖山把酒中,呼猿洞口水涵空。

醉来剥尽新花蕊,百叠生红未见风。

(0)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其九

日暮沧江驻客舟,眼前境界起诗愁。

沿山几处人烟僻,摘粟收麻到白头。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