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何山怀梁二何高士同诸兄弟作》
《过何山怀梁二何高士同诸兄弟作》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招隐推名岳,栖灵俨故丘。

人奄随露尽,居尚有云浮。

月寂台难旦,松深寺易秋。

入林怀二凤,遵渚愧双鸥。

嵇夜杯应化,徐君剑若留。

还疑采薇路,䰟魄一来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隐士何山的追忆与怀念,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意境。

首联“招隐推名岳,栖灵俨故丘”点明主题,以“名岳”、“故丘”象征何山的崇高与历史地位,暗示其为隐士栖息之地。接着“人奄随露尽,居尚有云浮”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时间流逝比作露水消散,而何山之居则如同云雾般永恒不灭,表达了对何山长久存在的敬仰之情。

“月寂台难旦,松深寺易秋”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寂静凉亭难以迎来黎明,而秋天的松林深处寺庙却易于感受到季节更迭。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何山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的流转,同时也暗含了对何山生活状态的向往。

“入林怀二凤,遵渚愧双鸥”进一步深化了对何山的怀念之情。二凤、双鸥分别代表了古代传说中的仙鸟,诗人通过想象自己进入林中,怀想二凤,同时又自谦地表示在鸥鹭之间感到羞愧,表达了对何山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自我反省。

“嵇夜杯应化,徐君剑若留”引用了嵇康与徐君的故事,暗示何山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一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地方。嵇康夜饮化为杯,徐君剑留于山中,这些故事增添了何山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对何山精神的传承与敬仰。

最后,“还疑采薇路,魂魄一来游”以采薇路的典故,表达了对何山的向往与渴望再次造访的心情。采薇路是古代隐士归隐之路的象征,此处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无法亲自踏上那条路,但他的灵魂依然渴望能与何山产生某种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何山的追忆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病中奉柬王南区使君兼送之任川南·其二

日来思复食,杯箸久生尘。

感尔金无橐,遗予味有珍。

畲田香秫美,浙海鲞鱼真。

稍损瓯中物,肝肠即古人。

(0)

修墓·其十一

松为先公买,苍苍已作林。

谁非仁孝者,忍有斧柯心。

培覆忧难久,攀号直至今。

巢中多鹤子,累尔和哀音。

(0)

赠罗颢甫五十又一生日·其一

我友交相敬,殷勤五十前。

方过知命日,未尽慕亲年。

大小经都授,春秋义更笺。

石渠诸博士,家学首韦贤。

(0)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二十六

六六玉芙蓉,鸣琴知几峰。

如何百蛮狩,不遣二妃从。

绝徼馀城阙,荒祠尚鼓钟。

月明瑶瑟至,应渡水云重。

(0)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四

夜久息群动,寒萤听渐微。

那知零白露,但觉湿罗衣。

鱼食星河影,凫眠水石矶。

坐来斜月上,吟啸发清机。

(0)

天南四首为香丹侍者作·其一

天南花与菜,总作合欢枝。

相赠三秋色,相怜百岁期。

书催娇女学,琴得美人师。

十资因生日,年年汝不迟。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