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十二章明金刚解脱·其十二》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十二章明金刚解脱·其十二》全文
唐 / 傅翕   形式: 古风

君不见金刚语句非真实,万象森罗同一无。

而此空无为佛母,复是真如无上珠。

世人不知求此宝,贫穷匆匆六趣奴。

不事身中法身佛,冗冗向外礼浮图。

乍看而欲似精进,检责身中皆并粗。

用个粗心逞言语,不了真源由是愚。

随情忆想而分别,五阴六贼竞来诛。

不肯寻求无上道,但知虚妄取名誉。

口虽唱善还生恶,空言真实反成虚。

馀今反虚持作实,亦不证实入无馀。

行路难,路难举世皆虚妄。

十缠五阴性无知,愚人于中自生障。

(0)
鉴赏

这首诗《行路难·其十二》以金刚语句开篇,揭示了世间万象与真理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金刚语句非真实,万象森罗同一无”两句,表达了对世间现象的深刻洞察,指出一切外在的物质世界并非永恒的真实,而是统一于一个更深层次的“空无”之中。这种“空无”被诗人视为佛母和真如无上珠,象征着超越表象的真理。

接着,诗人批判了世俗社会中人们对于这种真理的无知,他们忙于六道轮回,追逐外在的宗教形式,却忽视了内在的法身佛。这种追求外在形式而非内在精神的倾向,导致了人们在修行过程中的种种错误,如“乍看而欲似精进,检责身中皆并粗”,即表面上看似努力,实际上却因过于执着于表面形式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内在修行。

诗人进一步指出,人们的修行往往受到情欲、妄想和贪嗔痴等五阴六贼的困扰,这些负面情绪和欲望阻碍了他们寻求真正的解脱之道。他们不仅未能真正实践善行,反而在言语和行为中滋生恶念,口称真实却最终陷入虚妄。诗人强调了自我探索的重要性,提出“馀今反虚持作实,亦不证实入无馀”,即应该反观内心,将虚幻视为真实,同时也不落入实相的极端,保持一种平衡和智慧的态度。

最后,诗人以“行路难,路难举世皆虚妄”总结,指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世人普遍迷失在虚妄之中,无法认清自己的本质和世界的真相。这首诗通过对世俗生活的讽刺和对真理的追寻,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作者介绍

傅翕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摸鱼儿.东皋寓居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0)

瀑布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

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

(0)

溪上谣

溪上行吟山里应,山边闲步溪间影。

每因人语识山声,却向溪光见人性。

溪流自漱溪不喧,山鸟相呼山愈静。

野鸡伏卵似养丹,睡鸭依芦如入定。

人生何必学臞仙,我行自乐疑散圣。

无人独赋溪山谣,山能远和溪能听。

(0)

浣溪沙.黄钟

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春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一春须有忆人时。

(0)

浮生

浮生过六十,百念已颓然。

独有耽书癖,犹同总角年。

横陈粝饭侧,朗诵短檠前。

不用嘲痴绝,儿曹尚可传。

(0)

寒夜读书三首·其二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

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