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从虎尾北鸡笼,建邑当年议颇同。
地逼诸番宜扼吭,址因故镇更称雄。
天心悔祸民更始,帝德昭明日在东。
寄语王官好著意,无忘前事旷天工。
南从虎尾北鸡笼,建邑当年议颇同。
地逼诸番宜扼吭,址因故镇更称雄。
天心悔祸民更始,帝德昭明日在东。
寄语王官好著意,无忘前事旷天工。
这首诗描绘了鹿耳门的历史变迁与地理战略意义,以及对未来的期许。首句“南从虎尾北鸡笼”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鹿耳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如同连接南北方的桥梁。接着,“建邑当年议颇同”,点明了此处曾是重要的聚落,当年的决策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同。
“地逼诸番宜扼吭”强调了鹿耳门在地理上控制周边少数民族的重要性,犹如咽喉要道,具有战略价值。“址因故镇更称雄”,进一步说明了由于历史上的重要城镇在此,鹿耳门的地位更加突出。
“天心悔祸民更始,帝德昭明日在东”,表达了对过去错误的反思与改正,以及对未来光明前景的期待,象征着国家治理的智慧与进步。“寄语王官好著意,无忘前事旷天工”,最后两句是对当权者提出恳切的建议,希望他们能铭记历史教训,谨慎行事,为国家和人民谋取长远福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鹿耳门的地理与历史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政治哲学思考,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独到见解。
雅怀素态,向闲中、天与风流标格。
绿锁窗前湘簟展,终日风清人寂。
玉子声乾,纹楸色净,星点连还直。
跳丸日月,算应局上销得。
全似落浦斜晖,寒鸦游鹭,乱点沙汀碛。
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玳席欢馀,芸堂香暖,赢取专良夕。
桃源归路,烂柯应笑凡客。
叔宝沉迷建邺宫,厌厌夜饮清昼同。
金碧三阁插晴汉,沉檀十里闻香风。
叠石为山水为沼,后庭万花坼春丛。
狎客倡酬女学士,污词媚句争新工。
被之弦歌恣酣乐,千娥行列纷青红。
将军忽遇韩擒虎,江神今识清河公。
凭栏璧月词未终,谁知携手两妃游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