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为盖当庭在,如合如离阴晻暧。
参差远意去无穷,一片容光花木内。
含风吹人凉沁衣,叶外枝头秋欲飞。
凝思此夕知谁待,亦望当年游子归。
亭亭为盖当庭在,如合如离阴晻暧。
参差远意去无穷,一片容光花木内。
含风吹人凉沁衣,叶外枝头秋欲飞。
凝思此夕知谁待,亦望当年游子归。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庭院中梧桐树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情感的交融。
首句“亭亭为盖当庭在”,以“亭亭”形容梧桐树高耸挺拔的姿态,仿佛是庭院中的遮阳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接下来,“如合如离阴晻暧”则描绘了梧桐树在夜色中投下的光影,时而聚拢,时而分散,如同轻纱般朦胧,增添了神秘感和动态美。
“参差远意去无穷,一片容光花木内”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参差不齐的树影与远处的景致交织在一起,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和情感。同时,诗句巧妙地将光线与花木结合,暗示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含风吹人凉沁衣,叶外枝头秋欲飞”描绘了微风拂过,树叶轻轻摇曳的情景,不仅带来了凉爽的感觉,也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季节的层次感,还通过“欲飞”二字,赋予了树叶以生命力,仿佛它们即将随风起舞,充满了动态之美。
最后,“凝思此夕知谁待,亦望当年游子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或许在等待着远方归来的人,或是寄托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上,更融入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千骑东华玉辇来,钟山浑胜妙高台。
旌旗宝树重重入,楼阁香云一一开。
仙仗斋从三日幸,春官诏许五王陪。
近臣共说天颜喜,收得婆罗树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