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府试老人星见》
《府试老人星见》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

海内逢康日,天边见寿星。

临空遥的的,竟晓独荧荧。

春后先依景,秋来忽近丁。

垂休临有道,作瑞掩前经。

岂比周王梦,徒言得九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lǎorénxīngjiàn
táng / pín

liángxiāochūtíngxiàngqīngmíng
hǎinèiféngkāngtiānbiānjiàn寿shòuxīng

línkōngyáodedejìngxiǎoyíngyíng
chūnhòuxiānjǐngqiūláijìndīng

chuíxiūlínyǒudàozuòruìyǎnqiánjīng
zhōuwángmèngyánjiǔlíng

翻译
美好的夜晚走出庭院,仰望无尽的苍穹。
在四海之内遇到太平盛世,天边还看见了长寿之星。
置身空中,星星清晰可见,直到黎明独自闪烁。
春天之后,太阳总是先照着我,秋天来临,又忽然靠近了冬至点。
在有德之君的统治下,吉祥之事降临,超越了之前的预言。
这怎比得上周王的梦境,只是徒然说能活到九十多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良宵之际出户远眺,心境宁静,目光所及之处乃是广阔的天边和海内。诗中提到的“康日”与“寿星”,象征着吉祥与长寿。在这宁静的夜晚,老人独自一人,心怀壮志而又有些许孤寂。

春去秋来,时间流转,景物更新。老人似乎在感叹时光易逝,同时也在追寻着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或安慰。他提到“垂休临有道”,可能是在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领悟,以及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

最后一句“岂比周王梦,徒言得九龄”则是老人自嘲,对比古代周王之梦想与自己的实际境遇,有着深深的感慨。这里的“九龄”可能指的是理想中的完满寿数,而现实却远非如此。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也是对于人生多变和不可预测的一种无奈。

整首诗通过老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对生活、时间、梦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透露出一位晚年之人的哲思与生命体验。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书斋

寂寂书斋万虑空,恍然赤甲古城东。

鸟呼幽梦日方午,花恼醉吟春正中。

军将送茶惊谏议,门生载酒过扬雄。

能诗识字皆为累,閒杀江头独钓翁。

(0)

病中谢亲友四首·其二

生平性嗜客,病不废应酬。

终然瘦骨立,欲语气不收。

客多语嘈杂,两耳鸣啾啾。

登床就偃息,客语或未休。

客意岂不佳,而我自作忧。

奈何坐客去,床下多斗牛。

(0)

山阳客中杂言四首·其三

衰年逢世变,人事如虮虱。

忧端常澒洞,头垢不暇栉。

樯乌终岁飞,况复无宁日。

方春暂返棹,浃辰卧蓬荜。

天风倏吹衣,轻易复一出。

旅巢乏安枝,如意十不一。

七秩能几何,日月过箭疾。

夜深不成眠,吟虫助唧唧。

(0)

向晓风顺挂帆

顽阴破处见秋空,十幅枯蒲饱晚风。

惊得野凫连族起,蓼花两岸献生红。

(0)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其一

朝来收拾挂风蒲,肯效当年贱丈夫。

尚有耕庐寄汾曲,岂无卜肆在成都。

荷移凉意归红蓼,竹让秋声与碧梧。

寂寞南朝亡国恨,当时为不用真儒。

(0)

崇报洪长老请赞

跳出黄龙三重关,撞破天童生铁网。

量太虚空为十尺,秤须弥山作八两。

信缘随处住院,为人处惟拳与掌,当机佛祖难近傍。

粗行拍盲,尽直北直南数来,更无此样。

崇报切自知机,莫学渠侬个伎俩。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